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邮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觉得我付出时间较多也最有成效的,第一年政治报了班,但是由于比较依赖报的班,做题比较少。而且比较相信政治背肖四就可以了,汲取到第一年的经验,这一年我改变了学习方法,应该是进复试同学里最高的,政治过线要背肖四,要做好选择题,把教材看了看,从暑假就踏踏实实的做肖秀荣的1000题,每天看一章做一章,做完后用专门的错题本记录,每次做完后错题一定要认真地看,认真的看解析,找到你不知道的知识点,记忆。我的1000题应该是做了四五遍,第四遍和第五遍是只做错题,孰能生巧,肖秀荣1000题一定要好好利用。后期要多做各种模拟题,多见题。比如米鹏的模拟题比较像考研的题,肖八、肖四出来后也要同样认真刷题。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试题颇具挑战性,我在复习时几乎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其中,最后的效果还算满意。起初,我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有做课后习题,大约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来了解整体框架和基础概念。接着,我开始做李正元的全套复习资料,起初的确有些吃力。有些小伙伴问我究竟是选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个人觉得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认为李正元的书编排得挺好,题目设计巧妙且深入;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也很出色,与10年至15年的真题贴合度高,提供了许多新颖的方法。
我想说的是,在暑假前应该完成第一轮全书复习。我不倾向于把学习任务留到假期,毕竟要有休息娱乐的时间嘛。(害羞)实际上,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暑假期间,我放飞自我了十天没看书,剩下的时间则完成了90年至00年的所有数学真题,包括数一、数二、数三的题目。这些真题的质量非常高,特别是那些证明题,需要动一番脑筋。八月时,我又重温了一遍强化班的教材,仅供参考。九月到十月,我完成了00年至10年的真题,并进行了校正和笔记记录。
十月中旬起,我每周六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使用11年至15年的真题来模拟考研状态。从那时起,我就进入了刷题模式,660题大致一周就能解决,接着又做了张8、张4、李正元的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或许与其他同学不同,我喜欢每天上午专注做一套模拟题,实话说,这有助于确保我每天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就这样持续刷题、纠错、做笔记、研究错题,同时穿插模拟考试和回顾00至10年的真题,我觉得自己的准备已经相当充分了。但我必须提醒大家,做完真题并不意味着你的数学就已经很厉害了。我见过不少同学仅靠真题练习,14年和15年考到130分就觉得数学水平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近几年的真题相对简单,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数学考试让许多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每位小伙伴都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只要保持解题手感,保证练习量,提升正确率,无论面对何种试卷,你都将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背单词,使劲背单词,看往年真题的阅读,一句一句抠,抠完之后最后做何凯文的《最后六套卷》,估计考试的时候会感觉六得飞起(不过正确率不一定)。英语一定要持之以恒,一天不能间断,记住,是一天都不能!!!不会的句子拿出来一个词一个词的查,一点一点的断句,最后搞明白是什么意思,能用自己的话把意思说出来才行。至于作文嘛(我自认为是栽在作文上了),建议考北京的同学不要背模版,分数肯定低。自己背至少五篇的真题作文,让自己到时候有话写就行,一定要确定句式语法正确!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是最基础的一步。你需熟悉并理解软件开发的过程模型,如瀑布模型、迭代模型、敏捷开发等,以及每种模型的特点和适用场景。软件工程中的质量管理、配置管理、风险管理等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的起点,务必重视。要学会使用UML(统一建模语言)进行系统建模,包括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并能准确地表达系统的需求。了解如何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掌握需求获取、分析、验证的方法也是关键。
再者,设计阶段的理解和实践同样重要。模块化设计、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如单一职责、开闭原则等,都需熟练掌握。还要理解设计模式,比如工厂模式、单例模式等,它们在实际编程中广泛应用。
,编码阶段涉及到编程语言的选和编程规范,虽然不直接考察,但好的编程习惯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实现设计方案。版本控制工具如Git的使用也是必备技能。
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环节。你需了解不同类型的测试(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理解测试策略和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尝试参与一些小项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这样既能巩固理论,也能提升实战能力。多做历年试题,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对提高应试能力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