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质谱仪器与大气环境研究所环境科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暨南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有好多人说政治不难,考前背背就行了,但我的观点正好相反,而且,我觉得政治可能是你花时间复习,反而你却进步很慢,得高分可能性很低的科目。常听别人说某人政治从来不复习却考了XX分,于是自己索性也不去看了,实际上这是及其错误的方法。政治是社会科学的龙头,它的复习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大纲解析、去背它,而是要去理解,多关心实事,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相结合,也许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吧。我从7月开始看,具体的计划就是做选择题之类的;至于大题目,我在考前写了几套题,用于练手,还有就是在考前重新把知识点做了个总结。我个人觉得政治的分数有多少由你的平时的知识储备量和把大纲解析看得有多透来决定,两者大概是3:7的比例吧,所以把大纲解析看明白是很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由于我已经生疏了很久,所以我的方法是先概略的扫一遍教材,把概念弄清。数学其实很基础,没有高难度的解题技巧,但要对概念清晰。以全书练习为主,这本书还是有些错误的,自己要辨别。之所以看李永乐,是因为里面有很多技巧和公式可以大大减少解题时间,我还是认真的做了一遍。总而言之,我是教材看了一遍(课后习题有选择性的做了一遍),李永乐4遍。整理了错题集,空闲时间我就看看错题集。
考研英语方面:
亲身经验分享:撰写文章时,建议在答题纸上垫放试卷,避免它直接与桌面接触,以免书写时过于滑顺,导致书写困难,字体也不美观,影响整体观感。优秀的文字呈现绝对能为你的作文增添分数。我的英语复习过程大致如下:由于我在六月底七月初才开始复习,之前我已经浏览并抄写了绿皮书中的单词到一个小笔记本上,然而那一遍几乎没什么记忆效果。正式开始后,我每天早晨大约花费一个小时来背单词,平均涵盖3至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习的两个列表以及当天新学的另外两个。初期可以少一些,随着进度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单词多且复杂,就需要更多时间,而词汇量较少、较简单的列表则可以加快速度。晚上睡觉前,我会再次回顾早晨学过的单词,时间自由,只要完成“复习任务”就好。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单词的记忆时间,或者说是快速地背诵,早晨最多分配半小时,因为增加了作文练习,需要重新安排时间。对于背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是关键。许多人可能在一个难以记忆的单词上耗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并未真正记住。这不是记忆力好坏的问题,对于难词,适当地多花一点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务必全面掌握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因为在考研中,考查生僻含义是很常见的。人的记忆力呈下降曲线,因此需要不断重复以加深印象。所以我选择每天滚动少量新单词,但用一半的时间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晚上再加以巩固,感觉效果也不错。当然,如果你是英语高手,认为这种方法不适合你的话,就请忽略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保护概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环境科学的基础理论、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环保政策法规等内容。在复习时,你需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因这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例如,理解环境系统的平衡原理,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对环境问题的历史演变和现状,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比如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重大环境问题,不仅要知道它们是如何发生的,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科学机制和影响。关注国内外最新的环保动态和政策,如巴黎协定、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等,这些可能会以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再者,环境保护的对策和措施也是重要的复习部分。理解并掌握污染控制技术,如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以及环境管理的策略,如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GDP等,这些都是可能的考试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提高阅读和解析能力至关重要。无论是课本上的案例分析还是学术论文,都需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信息,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建议多做一些相关的阅读理解和论述题练习,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采用“读-记-练”的模式。先通读教材,理解大意;做笔记,整理出关键知识点;凭习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查漏补缺。团队学习或讨论也能帮助深化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