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备考的关键在于冲刺,特别是在12月的最后一个月(大约30余天)。在此期间,推荐使用《肖.讲真题》、《肖4套卷》以及《肖.时政》作为主要参考资料。首要任务是全力以赴,专注于解决政治考试的所有难题。开始时,可以尝试完成《肖.讲真题》中最近五年的选择题,以了解试题的模式,并对大题构思自己的答案和关键点。切记,解题解析部分至关重要,要仔细研究教师如何分析问题及构建答案,建议做好笔记。解答政治大题时,如果偏离主题,即使长篇大论也可能得分微薄,尤其在竞争激烈的地区,分数会更为苛刻,因此掌握正确的答题策略至关重要。《肖.4套卷》的处理方式可参照《肖8》,至于大题的准备,我仅专注记忆《肖4》和《肖8》,未涉及其他资料,甚至放弃了购买的辅助教材。实际上,我在整个政治学习上的时间投入约为100天,初期每天花费1.5到2小时,中期增加至1.5到2.5小时,到了冲刺阶段则提高到2到3小时。虽然投入时间不算多,但通过有效的学习策略和方法,我获得了满意的成绩。关于时政部分,可参考《肖8》、《肖4》中的时政题目及其他额外资源,肖秀荣老师的相应资料和视频也会有所帮助。答题时务必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避免选择与问题无关或虽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的答案。有些多选题容易出错,这需要个人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我自己在考前模拟练习时,选择题常常失分严重,感到颇为尴尬。对于简答题,要注意保持卷面清晰,因为用黑色笔书写,一不小心就会写乱或倾斜。我的字迹并不美观,所以我每天都坚持练习楷书,答题时还会用尺子作引导,以防写偏。
考研英语方面:
我对背诵词汇感到无趣且缺乏动力,但有些同伴热衷于通过朱伟的恋恋有词或其他教师的指导来记忆单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策略。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方法。我从一开始就投身于历年真题的阅读理解部分,从90年代的试题开始,起初确实难以理解,几乎每道题都答错,这当然会让我失落,不过在这个阶段,分数并不关键。关键是能够逐渐熟悉考研英语的主题类型、题目构造以及高频词汇,这些词汇在具体语境中的出现有助于加深记忆。我会逐字逐句地仔细研读,进展可能缓慢,但无需焦虑,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自然会提升。学英语的核心就是不断练习真题,我竟然反复做了六遍!你可能会惊讶,但事实的确如此。
考研专业课方面:
科技史写作,顾名思义,是对科技发展历程的记录和解读。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性的写作,更是一种历史叙事的艺术。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和技术发展以清晰、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需广泛阅读科技史的经典文献,理解并掌握科技发展的主线和重要事件。多做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理解和思考,这有助于形成个人的见解和论点。不断练习写作,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阐述科技的故事,以此提高表达能力和逻辑构建能力。
科学技术史,这是一个研究科技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学习这一科目,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理解科技的历史演变规律,也要分析其背后的社会影响。我会建议大家,一是深入研读科技史的专著,比如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样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是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和科技政策,了解科技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三是参与讨论和研讨,凭与他人的交流,从不同视角理解科技史,拓宽思路。
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实证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这可能包括阅读原始的科研论文,或者进行实地考察,理解科技发明的背景和过程。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不期、不同地域的科技发展,帮助更好地理解科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