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土木与交通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政治复习不太系统,红宝书断断续续从9月30日一直看到12月14日才看完第一遍……好在高中学的文科,底子还是有的。但后来看得挺辛苦,建议大家对政治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必太早复习,基础差的同学可以暑假就开始看,基础好一点的同学9月开始也行,重在每天坚持复习,保持进度,多看几遍,充分准备。 自己复习红宝书,一般是晚上看一两个小时。初期有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来感觉题量太大,已经跟不上看书的进度了,再加上我的重心始终放在专业课和英语上面,所以也就没怎么做了。 看红宝书的过程中有带着看《草劲中风》(倒过来念),这本资料提炼得还是很不错的,看完红宝书读了一遍《草劲中风》(倒过来念)上的部分重点章节。最后考前的二十多天,做了肖四任四,背了肖四所有的大题,最后考试时的确用到了不少哦。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据说今年有点难,我数学在复习中应该是占了大部分时间的,我前期过了一遍课本没做课后习题,大概花了不到一周,熟悉了一下布局和概念,然后做的李正元的复习全书,刚开始做的时候确实有些痛苦,有不懂的地方问老师就可以了,不少同学很纠结问我到底买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只能说看个人喜好了,我觉得李正元的舒服一点,题目切入点很好而且挖的深,李永乐的我也看过,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很不错的,方法有很多是不错的。但是就真题难度来看,我觉得李正元的书帮助我更多。然后呢,我觉得就是得在暑假前把全书过一遍,暑假我玩了十天一点书没看,剩下时间做完了数学90年到00年所有真题,就是数一二三能做的都做了,感受就是这段时间的真题质量真不错,尤其是证明题之类的,质量很高要费脑子。十月中旬开始每周六进行模拟,用11到15的真题,模拟考研,平时就开始刷题模式了,一本660题基本一周搞定,然后做了张8,张4,李正元400题,以及市场上各种模拟题,我可能和有些宝宝不一样,我喜欢每天上午刷一套模拟题,讲真,如果不这样做我很难保证自己每天效率超高。这样一直刷题,再订正,做笔记,看错题,中间夹杂模拟考试以及不断回顾00到10真题,我觉得差不多了,而且我要提醒各位战友,真的不要在仅仅做完真题之后以为自己数学不错,我身边有太多这样的同学,只练习真题,而且真题考了130就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这个真的是假象我觉得我得提醒你们一下,因为这几年的真的很简单,基本没有难点。数学就说这么多吧,保持题感,保证计算量,保住准确率,不管什么样的卷子你都没问题的!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英语,自己考得不算太好,大体讲讲自己的复习方式,给大家参考一下。我的英语是最早准备的,大概在十一月份开始背单词,陆陆续续都有准备。当时我的英语四级单词都大多不认识的水平,买了一本恋恋有词背,一早上一个小时只能看五页,后来放弃。我背单词的方法是看着真题背,找较早年份的真题,自己查,自己做笔记,有不懂得就去问老师。因为考研英语是有很多高频词汇的,从真题入手效率会快很多。之后八月份的时候开始背单词书,一天两章,前前后后背了两遍半,把不熟悉的单词记录在笔记本上,睡前起床都翻一翻。再就是做真题,九月份之前我把近十年的真题做了两遍,程度是每篇文章没有不认识的单词,没有读不懂的句子。十月份主要是总结一些题型和做题技巧。关于作文,要自己总结出来一些句子。最后,留出近三年的真题最后找做题的感觉。总结来说就是,背单词,做真题,每个单词都认识,每句话都理解,每个错题都要找出自己的思维与出题者思维的差距,每题都不放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备考过程中,我深感理解基本概念的重要性。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术语,需清晰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到各种问题中去。掌握胡克定律、欧拉公式、剪切和扭转的概念,以及梁的弯曲理论,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
对解题技巧,我建议多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凭大量的练习,你逐渐熟悉各类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比如怎样建立受力图,如何选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计算,以及如何应用叠加原理等。材料力学的题目往往需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平时尝试用三维模型来辅助理解和分析问题。
再者,理论与实际结合也是学习材料力学的一个重要策略。理解材料的性能,如弹性、塑性、韧性等,帮助更好地理解为什么材料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特定的变形。了解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如桥梁、船舶结构的设计,也帮助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加深理解。
我个人觉得,复习材料力学时,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高理解和应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