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法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法学院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四川大学法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期间我并未投身于政治复习,而是试图激发学习的感觉。到了9月下旬,我才开始系统复习政治,逐字阅读大纲解析,那时每天只投入大约一个小时。进入10月,每日的学习时长增加到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周二由于上午有课程,我会用观看政治内容的方式来消遣,这个月的主要任务是研读大纲解析并完成1000题。11月,我每天留出两个小时给政治,早晨专注于背诵风中劲草,继续1000题的练习,并浏览形势与政策。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再做一遍1000题以巩固。随着肖8的发布,我就利用选择题来检验学习进度,不断填补知识空白。到了12月,我对政治的复习力度加大,对待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我开始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尽管很多题目会重复出现,但不必担忧可能的得分虚高,因为类似的题目在实际考研中也可能重现。至于大题部分,主要依赖肖四和肖八的指导。此外,可以尝试其他如蒋中挺的五套、徐涛的八套和米鹏的三套题以增强训练。重要的是,要经常回顾做过的题目,避免重蹈覆辙。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感觉还挺自信的,感觉基础还不错。开始的时候背考研单词,这个每天也花了两个小时,然后就是做做张剑的阅读理解。这样一直到了十一月,这时候才开始做张剑的历年真题,单词还是每天照往常一样反复的背。每天早上一到图书馆,把单词书拿出来一看就是两个小时,看完单词都将近10点了,直接影响了上午数学的时间,窃以为只要把单词搞定了阅读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天花这个时间还是值得的,早上背英语单词最多只能花一个小时,最迟最迟不能超过九点。背单词占用了一个钟的正式时间外只能利用其他零散的时间了,这并不是说单词不重要了,而是要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而且单词是要一直坚持背的,记得滚瓜烂熟,还要懂它的用法,一个单词派生出的各种形式都要会。个人感觉早上刚开始这一个小时内状态不是很好,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的,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背背单词背背作文比较好。到了十一月后才开始专攻历年真题,后来才发现晚了,因为英语真题是要反复多做的,把其中的规律找出来,培养那种正确的解题思维。真题再做感觉做得还比较理想的,4篇阅读理解基本上都在30分以上的,做完后每一篇的每个句子、每道题都认真的分析理解过,还把它翻译出来,所以真题这样一遍下来花的时间也不少。到了十二月就开始背张剑的热点作文50篇,后来又看了作文,但是很少动手写,这样就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写的真的太少了,作文水平也没多大提高,没有亲自动手练真的很难有质的提高,直接导致考场上慢吞吞一点一点的挤,真的很后悔当初偷懒没有坚持每天练一篇,作文这东西真的是讲究熟能生巧。到了最后也没多少天做模拟题了,总的来说还是模拟真枪实战太少了,没有找好实战那种感觉。平时不流汗,战时多流血!考研多不得半点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学综合A,法理学部分需深入理解法律的本质、功能、价值以及法律发展的规律。我在学习时,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凭分析社会现象去理解法理学的抽象概念。宪法学则要求掌握国家基本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等核心内容。我建议大家多读宪法文本,关注宪法案例,这样既能增强记忆,也能提升法律解释和应用的能力。
法学综合B中的民法,其精髓在于理解和运用各种民事法律关系。我推荐大家反复阅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结合实例进行解析,如物权、债权、人格权等。刑法的学习则需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刑罚种类及适用原则,对刑法修正案的跟踪也是必不可少的。诉讼法,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主要涉及程序性规定,理解诉讼流程和证据规则至关重要,凭模拟法庭演练来提高实践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崇“三步走”:预习、听课、复习。预习能提前发现问题,听课时有的放矢,复习则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做笔记、讨论问题、定期自我测试也非常重要。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案例库等,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我还想强调一点,法律学习并非孤立的,各个学科之间有紧密的联系。例如,宪法为其他部门法提供了基础框架,民法、刑法又在实践中互相影响。在学习时,要有整体观,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