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与振动利用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航空学院精密驱动与振动利用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精密驱动与振动利用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跟着肖秀荣走准没错!9月份开始看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建议先看容易的史纲,再看马原毛中特思修。刚开始学不要贪快,每章每节认真看,不要对政治抱有太抵触的心理。看完一章精讲精练做相应的1000题,做的过程不要返回去看书,对完答案再去复习书中的内容。做题时写在其他的纸上,可以标记一下做错的题目,因为1000题最少做2-3遍。这里大概花1-1.5个月。10月份中上旬开始做真题,同时开始再看《知识点提要》,相当于《精讲精练》的简版,更突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再做1000题,做错两次的题目特别标记。这里花1个月左右。9-10月重点还是在选择题上。11月份看《考点预测背诵版》,开始背诵主观题的答题材料。再做《1000题》,做错2-3次的题目要重点注意了,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时间都要搞清楚。完成《8套》的选择题,错误的题目标记,主观题的答案每天背一背。8套卷的选择考了很多犄角旮旯的知识点,查漏补缺。《形势与政策》小册子,看看就行。
考研数学方面:
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一直专注于数学学习,但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数学基础薄弱,我在提升精确度方面仍然遇到困难。我认为这可能归因于练习的数量不足。对于数学,我的理解是需要构建框架并归纳题型。鉴于我的能力有限,我选择了专题的方式来总结题型,大部分的大题都能涵盖在这类总结中。这次我会将复习全书完整地过两遍,真题也要刷两遍,所有的总结都基于真题。快速得分的关键在于投入大量时间在那些经常出现的题目上,必须明确重点,深入理解这些重点。区分重点与非重点的标准就是历年真题。考研数学涉及的知识点比高考更为繁杂,而复习时间又相对短暂,无法做到每个知识点都钻研得很深。我推荐使用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它的条理清晰,习题量适中,可以让你有多余的时间反复研读。至于真题,我建议采用李永乐的版本。不断练习、思考、联系和记忆是提升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甚至有“得阅读者得高分”的说法。英语难点主要在于词汇和复杂冗长的句子,而选择题的迷惑性并不大,关键在于理解文章主旨。因此,备考时,考生应精做真题以掌握核心词汇,并学习剖析复杂的句子结构。同时,需要梳理解题策略,了解错误选项的设计模式,找出正确与错误选项的差异。对于完形填空,虽然近期难度有所降低,但由于其本身的挑战性和较低的分数权重,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选择优先放弃,而有一定能力的考生则可借此提升综合竞争力。至于作文,似乎没有捷径,主要靠背诵优秀范文,构建个人写作模板,并依据模板进行反复练习,从而建立独特的写作风格和思维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对航空航天这样的工科领域尤其重要。在我看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例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弹性模量等基础概念,要深入理解它们的物理含义,不仅仅是公式。
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材料力学的基本定律和定理,如胡克定律、剪切与扭转原理、梁的弯曲理论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基础。对各种受力状态的分析,如拉伸、压缩、剪切、扭转和弯曲等,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提升判断和应用能力。
再者,熟悉并掌握各类材料的力学性能,比如钢材、铝材、复合材料等,他们的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准则、断裂特性等,这些在设计和分析实际问题时会非常有用。了解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因素,如温度、速度、加载速率等,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主动学习”至关重要。不要只是被动接受知识,是要积极思考,尝试将学到的内容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做题是提高的好方法,但不只是为了完成作业,是凭每一道题目去深化理解,找出自有的盲点。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建立自有的知识框架,使知识体系化。
我建议大家多参与讨论,无论是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还是向老师教,都能帮助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材料力学。实验也是学习材料力学的重要途径,凭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直观感受和理解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