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机械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从十二月直至考试前夕,我把半天的时间用于复习政治,以往则是每晚投入两至三小时。关键在于领悟其核心理念,并串联起各个论述的主要论点。在最后的十五天里,我购买了两本精简版的小册子,分别是28道题目和中挺的关键考点预测。我以为小巧的资料易于掌握,以为足以应对考试,但实际上记忆是个大工程。在最后一周,我还添购了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试卷。毫无疑问,红宝书是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应尽可能多地研读。如果感觉基础薄弱,可边阅读边做选择题,肖老师的1000题是不错的选择。对于时间紧张的学生,风中劲草是一本值得考虑的教材,尽管存在一些错误,但它结构分明,利于背诵。至于主观题部分,通常分数差异不会太大,后期的冲刺课程已经绰绰有余。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教材看了2遍,结合着大纲范围看,课后的练习多做基础题型。看完课本之后开始做高分速成,大概做了3.4遍吧,这本书很薄,相比核心笔记也简单许多,大部分是基础题型,刷起来很快。核心笔记刷了2遍,这本书虽然有些题也是有难度,但总体来说知识点和题型总结的非常好,多刷几遍对于提高数学绝对很有帮助。大概10月份开始做库,真题不多,尽量留着整套的掐时间做。个人建议数学准备两个笔记本,一个用来整理知识点和常考题型,另一个用来记错题。说来还惭愧,我的错题没有坚持下去,知识点倒整理的比较完整,后面直接当教材看了,基本做的题都能从上面找到归纳,也是花了很多精力,欣慰的是这门付出是和收获成正比哒。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比较水,复习起来也比较费劲儿。英语的话,我建议底子好的同学可以看看单词就上真题,底子跟我一样的就先看看长难句。单词书可以用红宝书,绿皮书,恋恋有词都行。一天两个单元,背单词一定要每天都要坚持,而且要温故知新,一开始很痛苦,到了后期就会好多啦。再说真题,我是六月份才开始做真题的,真题的话,可以用张剑黄皮书,一开始做真题只做阅读,从97年开始,每天下午两篇阅读,认真看完解析,把生词标注。真题的阅读部分我一共做了四遍,第一遍很痛苦,一脸懵逼,练练手,看看生词就差不多了。第二遍你要用一本全新的真题,再做一遍,这次还要认真看解析,按照之前的笔记分析长难句,分析每一个选项,错在哪儿为啥错,一定要仔仔细细还原到原文。第三遍,做完题,拿出一张白纸,全文翻译,不要翻解析。完事儿之后再跟解析对比。第三遍做阅读的时候就可以带上别的题型一起刷了。第四遍,这时候你要做到以下几点:没有一个单词我不认识,没有一句话我分析不出来结构,没有一个选项我说不出所以然来!要是达到了这样的程度就能上考场了。临考之前几天拿出没做过的去年和前年的真题,掐时间做,模拟考试。混个手熟。至于英语作文,我是从十一月份就开始背的,用的王江涛,可是特么背了忘忘了背到最后也才背了二十篇…不过也够用…考场上英语时间很充足,稳住,背下的就往上写!会的就选不会就懵!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综合通常涵盖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科学以及工程力学等多个领域。对设计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基本的设计原则和方法,比如机械传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掌握各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这需大量的阅读和实践,不仅要熟读教材,还要多看实例,凭动手做模型来加深理解。
机械制造工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了解并掌握金属切削原理、焊接技术、铸造和塑性成形等基本知识,要关注最新的制造技术,如3D打印、精密加工等。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实际案例,找些工厂实习的机会,实地观察和体验制造过程。
再者,材料科学部分,你需熟悉各类工程材料的性质、用途及处理方法,包括金属、非金属、复合材料等。理解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材料的腐蚀、磨损等问题也是常考点。
工程力学是基础中的基础,静力分析、动力学、强度理论等内容必须熟练掌握。解题技巧和计算能力在这部分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多做习题,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尽量从本质上去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不是死记硬背。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关键,凭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不足,及时补救。
我还推荐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整理知识点,它能帮助构建知识网络,使得复杂的内容变得清晰有序。积极参与讨论组或论坛,与其他考生交流,既能解答疑惑,也能拓宽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