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大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大学电子信息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考的不算高,但在北京这种压分严重的地方也还凑合了。即使你复习得尽善尽美,大概率也就只能比我多考几分。把这些时间花在数学和专业课上,你提高的就远远不止这几分了。我是九月中下旬开始复习的(十月份开始我觉得也不迟)。毕竟内容还是比较多,只不过这样可以稍微轻松些,强度不要太大,看《政治大纲解析》,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专业课:整理二版笔记。尝试背诵并默写。回顾课本。分析真题,可以根据真题来大概决定哪些是重点,做到心里有数。 政治,可以开始做1000题了,错题要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学习时间是7月中旬到9月底两个半月,这个阶段给大家推荐的资料是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一本用于该阶段的学习,有精力的同学建议两本同时进行学习。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很多,选择好的复习资料会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把考研考核的知识点罗列讲解的非常清楚,让大家充分了解考研要考的内容,不做无用功。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考试大纲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有知识点对应的题型,随后附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基础过关660》(很不错,重点考察概念,不要以为只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的题目当做大题都没问题,你做完一遍要很久,其实这本书好多题目和第一个复习全书题目重合,感觉这两个搭配是完美组合)。当然看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适合你的书和套路。还有《陈文灯复习全书》可能更难。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良好。今年的英语偏向于简单,但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能只偏重于阅读理解,作文给分也占有很大比重的。阅读理解的话一定要做真题!重要的话一定要说三遍!做真题!做真题!做真题!市面上的任何预测卷没有做的价值,因为和真题的质量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而且真题不应该只做一遍,要反复做。做多了你才会知道真题的出题规律,当然你不能仅仅是以记住答案为原则去做的,要是怕记住答案的话,最好时间间隔长一些就可以了,毕竟人的记忆力也是有限的。背单词的话推荐朱伟的《恋恋有词》,最好过两遍,然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强烈建议在做阅读的过程中去背单词,效果更好更有针对性,单纯的背单词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背单词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理解,还不如直接来运用方便一些。真题的话市面上都有我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去选择,据说张剑和老蒋的不错,大家可以参考看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通常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的选、企业的生产决策等;宏观经济学则更侧重于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失业率、通货膨胀等。这两部分都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应用能力。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曲线、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和博弈论也是考试的常考点。我在学习时,会凭做大量习题来熟悉各种情况下的分析框架,并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场景中,以加深理解。
宏观经济学部分,GDP、失业率、货币供应量等宏观经济指标的理解和计算是基础。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等重要模型需深入理解和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分析也是考试的重点。我会定期阅读经济新闻,结合理论分析当前经济形势,以此提高自有的分析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读-记-练-思"的学习模式。"读"就是系统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确保对每个知识点都有全面了解;"记"是整理笔记,提炼关键点;"练"是做大量的练习题,巩固理论,提升解题速度;"思"则是反思和总结,不断深化理解。
我还特别强调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凭分析真实的经济事件,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也能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应试,也对我未来的研究工作大有裨益。
持续关注最新的经济学研究成果和经济动态,这对理解并运用经济学理论非常有帮助。在北大这样的环境中,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信息,这会使学习更加丰富和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