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看完马原已经快十月,忽然发现时间不够了,于是每天晚上10点半到回宿舍以后,跑到走廊上看书(宿舍熄灯)。每晚夜深人静,我就坐在走廊地上,借着灯光拿着肖老师的精讲精练,一支红笔一支黑笔在那画着看,看完精讲精炼的文字内容,再看每章配套的题(给自己一直规划到考研,每天看什么,看多少),看完精讲精练,又开始刷1000题,刷完1000再刷肖八,再刷肖四,后来又刷了蒋五,直到考前一周。最后一周的时候,每天就是疯狂背肖四,就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
考研数学方面:
提到数学,我觉得有好多话要说,其实第一年考得时候我数学出现了大事故,把两道题写反了,就是驴唇不对马嘴,当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不能再改了,于是可想而知,接下来的题目根本就蒙了,最简单的题目也不会了,大脑一片空白,彻底短路了,75分就是选择题和填空题,第一道二道题的分数,后面大题几乎为零,从考场下来整个人都蒙了,中午回到宿舍,想了想之后决定还是考完专业课,要不然真对不起自己,后来得知算是很不错的成绩了,真是后悔数学失误了,说这么多,就是告诉大家数学一定要每天练题,我失误的原因一是紧张,但无形中给自己加了禁锢;二是最后一段时间把大部分时间给了政治和专业课,忽视了每天数学的练习,导致考试时心虚,影响了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掌握阅读,便掌握了胜利的关键"此言非虚,无需沉迷于模拟试题,真正重要的就是真题!然而,做题不应流于表面,每篇都需深入理解,不能仅停留在改正错误的答案上。每做完一篇文章,务必要确保自己彻底搞懂为何出错。此外,每个新词汇都需要攻克。(我个人曾尝试背诵《恋恋有词》,但发现容易遗忘,于是我就把我做过的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中的陌生词汇,按年份分类记在笔记本上,这样一来,再次碰到相同的单词也能迅速查阅。我没有额外去背单词书,因为熟悉真题中的生词,实际上已经足以应对大多数考试情况了。)至于解题策略,首先我会为文章标出段落,接着浏览题目,勾勒出题目的主要信息,然后开始阅读文章。只要你能大致理解文章内容,并保持细致的态度,通常都能顺利解答。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地震学的基础在于地质学、物理学和数学。你需理解板块构造理论,熟悉地壳的结构,掌握波动理论,包括P波、S波和L波的基本特性。对数学,尤其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的理解,将帮助你解析地震波的传播模式和地震源机制。
地震数据处理和分析是考试的重点。这需熟练使用地震数据处理软件,如SeisUnix或 ObsPy等,进行地震事件定位、震级测定、地震图解释等工作。这部分的学习,除了理论知识外,大量的实际操作练习必不可少,凭模拟实验来提高技能。
再者,地震预警和防灾减灾知识也是考察点。了解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和局限,以及如何评估和减轻地震灾害风险,这些都是作为未来资源与环境领域的研究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关注科研前沿也非常重要。阅读最新的地震学研究论文,了解新的探测技术、地震成因理论及地震活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都将有助于你在考试中展现出更全面的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地震学是一门实证科学,理解背后的物理过程比单纯公式更重要。定期做题和模拟考试能帮你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多参与讨论,无论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还是与同学间的互相切磋,都能深化理解,激发思考。
不要忘记实地考察和实验。参观地震监测站,参与地震模拟实验,这些都能你直观感受地震现象,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