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深大师范学院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深圳大学应用心理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复习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下是我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1. 官方教材,我称之为“红宝书”2. 肖秀荣编写的“命题人1000题”,我反复做了三次3. “命题人讲真题”,同样是肖秀荣的作品4. “风中劲草 核心考点”,虽然内容概括得很好,但排版紧凑且色彩繁多,导致我看一会儿就头昏眼花,因此并未深入阅读5. 肖秀荣的“冲刺8套卷”6. “终极预测4套题”,也是肖秀荣的著作7. 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8. 另外还有任汝芬的“最后冲刺10套卷”,但我觉得题目质量一般9. “命题人考点预测”,这是一本小巧的册子,适合用来背诵10. 关于时事政治的部分,我选择了海天出版的资料11. 还有启航的“20天20题”,在考试前10天,我每天都复习四道题,反复看过两遍学习策略如下:1. 扎实基础阶段:首先,九月新版“红宝书”发行后,我用了约20天的时间逐页阅读,平均每天读17页(大约两章)。我会在早上去阅览室,看完一章就做对应章节的练习题(注意!我习惯在草稿纸上做题,因为需要多次复习)。对于错误的题目,我会在题目前标注一个三角形,在答案中标注并用高亮笔突出正确部分,同时在“红宝书”原文中也做好标记。经过短暂休息,我开始了第二轮阅读,这次遇到错误会立即回查“红宝书”。继续标记错误。第三轮,我不再查阅“红宝书”,而是每天在同一时间段内完成更多练习题,持续标记错误。此时,“红宝书”基本上可以搁置一边,而习题集和答案已经足够突显关键点了。我喜欢把答案和习题分开,这样我的书看起来就像普通的书一样,即使在图书馆也没人能猜到我在准备考研。2. 巩固提高阶段:我在暑假买了“命题人讲真题”,但由于那时无法专心,所以我等到11月中旬才开始每天做两年的真题,并初步接触分析题,先自己思考,然后再看答案。3. 预测试题阶段:完成真题后,各种预测题纷纷出炉。按照上述顺序,我完成了任汝芬的“最后冲刺10套卷”、“肖秀荣的冲刺8套卷”、“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以及“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题”。我几乎每天上午都会专注复习政治,因此通常不止做一套题。所有这些试题我都至少做过两遍,其中“肖秀荣终极预测4套题”的分析题我仔细书写并核对了答案。同时,我会再次回顾“1000题”,重点关注之前做错的题目。4. 背诵记忆阶段:时政书籍出版后,我在四天内迅速浏览完毕。接着,我开始研读肖秀荣的考点预测手册,边看边记。至此,大部分工作已完成,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后续步骤。为了强化记忆,尤其是纠正易错知识点,我会安排时间重新查看“1000题”的答案,不再看题目,只关注答案,特别是我当时做错的题目的解答和旁注。通过这种方式,我确保理解并区分了那些可能引起混淆的概念。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使用了张剑的那本黄皮书和《阅读150篇》来学习英语,还有专门的词汇书籍。此外,临近考试时,我还购买了一套包含五套题目的模拟卷。建议你可以先完成两三套历年真题,以此评估自身水平,并能精准定位需要提升的部分。每日坚持积累词汇,不断复习,特别是通过查阅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创建个人专属的词汇手册。作文部分,平日应定期练习,搜集优秀的语句,特别是来自真题的例句。依赖模板来应对作文并不明智,最好是自己动手编写两个模板以确保质量。务必多次研习真题,自我提炼解题策略,多思考每道题背后的原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心理学专业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科目,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每个领域的核心概念至关重要。例如,在基础心理学中,神经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感知觉、认知过程、记忆、情绪等主题都需深入理解;在发展心理学中,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征是重点;教育心理学则侧重于学习理论、教学策略以及学生动机的研究;社会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学习这些内容时,我建议采用系统性阅读的方式,结合教科书和相关研究文献,形成全面的知识框架。定期做笔记和思维导图能帮助你巩固记忆并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
对记忆类知识,我推崇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学习策略,即及时复习以对抗遗忘。对理论性的内容,理解并能解释其背后的逻辑更为重要,尝试用实例或生活经验来辅助理解。
在应对考试时,除了理论知识,实践应用能力也十分重要。我经常凭案例分析和模拟题来锻炼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圳大学可能也会考察对最新研究成果的理解,所以保持对学术动态的关注也是必要的。
团队学习和讨论非常有帮助,与其他考生一起共享资源,互相提问,这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从他人的视角中获得新的启示。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考研压力大,保持好的作息,适当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能帮助你在漫长的备考过程中保持高效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