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地大自动化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10月份开始复习也不晚,参考书的话肖秀荣系列就不错。个人不喜欢死记硬背,就掌握大致的答题方法,对知识体系有个立体的认识,框架结构要有,看到题目就能提取出大概要点,然后再往要点里填充具体知识。感觉政治报个冲刺班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很多人平时不怎么关注时政,而且它可以帮你助清晰地梳理脉络,抓住重点。
考研数学方面:
首度复习高等数学时,我推荐使用经典的李正元版《复习全书》(粉皮本),对于线性代数,则选用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阅读的同时同步解决习题,坚持独立思考,即使查看答案后,也会重新独立计算以巩固理解,绝不依赖捷径。我还习惯在书旁标注解题步骤和关键点。如果可能,这两本书最好能通读两遍。我每天平均投入约5小时于数学学习。然而,一轮过后,早期内容难免有所遗忘,所以在第二轮,我侧重通过练习题来唤醒记忆,提高技能,选择了660题,并在做题前梳理章节知识点,这有助于深化基础概念的领会。
进入后期的一个月,我每天上午专门做一套数学试题,交替使用真题和模拟题以适应不同的出题风格。熟悉真题能有效掌握常考重点,但难以覆盖所有知识点,这时,模拟题的预测功能就显得重要。我挑选了张宇八套卷和合工大预测卷中的10套来做,其中涉及的差分方程题目,在之前的预测题中已多次练习,因此答题时非常流畅。级数部分我一直存在短板,却心存侥幸未加弥补,导致考试时遇到相关大题只能凭空想象,颇为艰难。到了复习后期,真题得分稳定在135分以上,模拟题则保持在120分左右。
面对遗忘的内容,我会抽出时间专项复习。做模拟卷时遭遇挫折是常态,我通常每隔几天的综合训练后,会用一天来填补知识空白。如果时间更充裕,我会增加更多模拟题的练习,因为我意识到自己的熟练程度还需提高。总的来说,考研准备应尽早开始,而非拖延。
考研英语方面:
实际上,我在英语方面并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也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但关键点在于阅读,这是最重要的部分。完形填空和新颖题型本质上也要求你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恢复文章的完整结构。做阅读时,必须严格把控时间,无论是初期还是后期,我完成了两本书的阅读练习,大约两百篇左右。可能会发现有些题目答案与你的理解有所出入,甚至与考研的真实试题风格也有不同。但我认为这些阅读文章内容丰富,词汇使用得十分地道。尽力把握每篇文章的整体含义,不必在单个单词的意思上过于纠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和定律是关键。电路理论的基础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等。这些定律是分析电路问题的工具,必须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例如,欧姆定律描述了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基尔霍夫定律则帮助解决复杂的网络问题。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的特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理解并运用电路分析方法。电路分析主要包括直流电路分析和交流电路分析。对直流电路,通常使用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或网孔电流法进行求解。交流电路中,则需理解复数表示法,如阻抗和导纳的概念,并能熟练运用相量图来解决问题。特别是谐振电路,其频率特性和选性在许多实际应用中都非常关键。
再者,动手实践不容忽视。凭实验,直观地观察电路的行为,验证理论计算结果,提高对电路原理的理解。实验室中的RC、RL、LC滤波器,变压器,以及各种电源和测量设备的实际操作,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
电路理论与MATLAB等软件的结合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利用软件进行仿真,快速得到电路的响应,帮助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电路行为。
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关键。我会定期回顾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做一些模拟试题,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遇到难题时,不要害怕,多思考、多讨论,甚至寻求导师的帮助,往往能收获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