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农资源与环境学院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文科生来说,政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我完全是靠着高中时的那点底子去应付的。主要说以下几点:1、复习资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历年真题2、复习过程:高教出版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第一遍边看边做题,有利于梳理知识点构造知识结构体系。这个过程有点慢,但是不要着急,第一遍大概要花2个月时间。不要等新大纲出来才看政治,如果政治没有大的改革,完全可以用去年的大纲,从8月份开始第一遍。我用的题是《徐之明 2012年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连选择题的解释都很清晰。第二遍10月-11月,背诵相关知识点,就是那些一条一条的理论,不然做问答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到底要往上写些什么,记忆的同时不要忘记持续做题,练习做问答题。第三遍12月-考前,我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做真题,真题的问答题差不多是政治大纲解析每一章一道大题,然后我就把每章觉得比较重要的部分再加强了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这是一定要作最充足的准备花最多时间的。先从基础的开始,我用李永乐的那本,他那书上所附的习题我没做,只是把书过了三遍,每一遍都做上标记,每做一次都要总结错因,总结考点。到最后基础知识差不多时,又复习了一遍,同时做了笔记,把自己还不是很熟练的地方写下来。我觉得,笔记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在怎么做就在于你了。不建议第一遍就把各种定义各种不会的题都抄下来,没用。因为那会你还没有掌握。等到强化复习的时候,第二遍过全书,就可以开始做笔记了。
考研英语方面:
尽管我的英语水平不算顶尖,但足以应付四六级考试。在三四月份,我专注于背单词,我想提一下刘一男的词汇书籍,它真的很有效,提供了词根记忆法和创造故事的方式来记单词,这种方式与高中时的方法大相径庭,我觉得更有趣也更快捷。接着,我进行了阅读练习,我在暑假前完成了2004年至2015年的阅读理解题目,不过当时并未产生深刻的印象或记忆。我推荐使用张剑的黄皮书搭配何凯文的阅读材料,因为张剑的解析详尽无遗,何凯文的答案点评直击要害,有时还能学到一些实用技巧。
到了暑假期间,我设定了一项规律的学习计划,每天下午两点开始,我会完成两篇张剑的150阅读,再加上一篇完形填空、新题型或翻译。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我选择的是历年真题;新题型部分,除了真题外,我还做了张剑的30篇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及其演变规律的科学,气候学则更侧重于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变化。这两门学科都基于物理原理,特别是热力学和流体力学。扎实的物理基础至关重要。理解并掌握基本的热力学定律、动力学方程以及能量平衡理论,是学习这两门科目的基石。
在气象学部分,你需熟悉各种天气系统,如锋面、低压、高压、台风等,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机制。气象观测数据的解读也是重要的一环,例如风速、气温、湿度、气压等参数的理解和应用。对这些,多做实际案例分析,结合地图和卫星图像来理解和记忆会非常有帮助。
气候学的学习则需关注全球气候变化,理解温室效应、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等现象,并能运用气候模型进行预测。对地球的能量收支平衡、大气环流模式、海洋环流等要有深入的理解。这部分知识相对抽象,建议凭阅读科普文章或观看相关纪录片来增强直观认识。
实验和计算技能也很重要。例如,如何使用气象仪器进行实地观测,或者利用计算机模拟气象过程。这需你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如Python或Matlab,能够处理和解析气象数据。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推荐大家定期做历年真题,这样不仅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也能适应考试的题型和难度。参加讨论小组,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别忘了关注最新的科研进展,比如IPCC的报告,这不仅能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考试中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