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每天早晨投入一个半小时研读政治。逐章浏览教学大纲,并同步完成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但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答案,因为需要重复练习。直到十月,第一轮学习结束,接着开始第二轮,不必过于焦虑记忆问题,因为大部分人都难以一次记住。直至考试,大纲大致会过两遍,而肖1000题则会完成三遍。十二月时,回顾一遍错题。首年尝试了风中劲草的习题集,但觉得效果一般,实际上,尽管肖1000题较为基础,却涵盖了关键知识点。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拿到70分是有可能的。十二月,市场上会出现最后几套模拟试卷,它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务必去做且要熟记。前期的复习主要针对选择题部分,对于主观题不必太过忧虑,只需在考前挑20天20题,肖4,任4,蒋5等资料中的两三套进行背诵,应可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要脑子想,用笔算,做题前分析题目的考点是什么。高数的历年真题在网上都能找到,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请珍视每一份真题资料,并投入全力去应对。我在暑期专注于真题训练,每日午后设定两个小时(偶尔延长至两个半小时),全力以赴完成所有题目,除了作文部分。关键在于专注且仔细地解答。完成后,我会立即对照答案,深入理解解析。接下去的两天,我将时间用于回顾并总结过去做的试题,整理生词,琢磨难句,每一个字眼都不放过。整个暑假下来,我的英文笔记几乎填满了一本,后来的日子里,我时常回顾这些笔记。对于真题,我坚持多次操练,第一次结合详尽的文章分析来答题;第二次则深思为何选此项,了解这是哪种类型的问题,比如是事实细节、推理判断还是总结概括;第三次再进一步探究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如过分推断、混淆概念或添加非原文信息等。我依照这种模式,对真题进行了三轮深入研究。至于作文,我从11月开始筹备,至少熟记大小作文各五篇,通过中译英、模仿写作及反复背诵来提升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微观经济学是基础。需深入理解供求理论,掌握价格机制如何调节市场资源分配。企业行为理论,如成本收益分析,边际效用递减等原理,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如偏好、预算约束和效用最大化模型,都是必须熟练运用的核心概念。
宏观经济学同样重要。要把握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理解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式。经济增长理论,包括储蓄投资关系、Solow模型等,以及经济周期理论,都需有深入的理解。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果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是分析现实问题的重要工具。
再者,国际经济学部分也不能忽视。开放经济下的汇率决定,国际贸易理论,以及全球化对经济的影响,这些都是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协调,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能帮助理解国家间的经济互动。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为关键。理论知识要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比如凭分析具体公司的经营策略来理解微观经济学,或者凭解读经济新闻来理解宏观经济学。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帮助熟悉考试形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经济学是一个动态的学科,它需持续关注最新的经济研究和政策变化。阅读经济期刊,跟踪全球经济动态,也是提升自己经济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定期复习,巩固基础知识,防止遗忘,也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