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经济学院区域经济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复旦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从放暑假起,每日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后,我会在晚上十点钟开始攻读政治,一直持续到晚上11点半,尽管有时确实感到疲倦不堪。忘了提我在看哪些资料了,没错,就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我的学习方法是,阅读一章内容后,立即做对应的一章题目,答案写在纸上,保持书本整洁,只标记出错题,为后续复习指明方向。最难啃的部分无疑是马原,因此我首先着手,整个暑假似乎只把它攻克下来,但理解程度只能说是一知半解。对于选择题部分,肖老的1000题已经绰绰有余,我后来直接对照大纲来学,每读完一章就做一次1000题。无论正确或错误,只要题目涉及的知识点,我都会在课本中标注,以便清晰地突出重点。同时,在练习册中修正错误,这样在第二轮复习时就不必频繁查阅解析,节省了不少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与写作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阅读,重视真题至关重要,反复钻研真题永不过时,尤其是其中的词汇、复杂句子以及命题人的思维模式。至于大作文,我没有依赖模板,而是从阅读中汲取精彩句式和短语,并参照王江涛作文书的目录分类,理解这些句式适用于何种主题,亲自尝试造句,以此加深记忆。同时,我也将张剑黄皮书后附的作文独立整理,依据主题记住那些优美的句子,并学习其行文逻辑。进入11月后期,我大约每隔一天就会撰写一篇大作文。
对于完形填空,关键是捕捉文章的情感倾向,通过开头几句判断作者的赞扬或批评对象,熟悉固定的搭配和高频词汇,大多数题目都能迎刃而解,当然,词汇的精确辨析除外。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基础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统计学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理论基础至关重要。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理论、市场结构分析等是基础。对宏观经济学,GDP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等是重点。统计学部分,则需掌握描述性统计、概率论、假设检验、回归分析等内容。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入手,逐章深入理解概念,凭做课后习题来巩固。阅读经典经济学家的论文或者经济学期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凭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平台寻找讲解视频,它们通常能以更直观的方式解释复杂的经济原理。
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会定期挑选一些现实经济问题,尝试用所学的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这样既能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帮助记忆理论知识。例如,选取一些公司的定价策略,用供求模型去解释;或者讨论国家的经济政策,用宏观经济学的知识去评估其可能效果。
再者,定期自我测试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做一些历年真题或模拟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每次做完题后,不仅要对答案,更要理解错误的原因,避免重复犯错。
我强调的是团队学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料,互相激励,这对备考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