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央民大经济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启动政治复习的时间不必过早,九月开始完全适宜,那时可以按照新的大纲进行学习。初期专注于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并浏览过去十年的真题中的哲学题目,其余题目则无需过多关注,因为每年的出题角度都有变化。如果时间紧迫,即使到十月才开始全面复习政治也是绰绰有余的。在选用的教材上,我选择了四本书,包括真题集、大纲解析、考试分析以及序列二。接近尾声时,我在网上找到了精简版的考试分析,这就是我全部的参考资料。
对于客观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认为已经相当理想。如果你想达到同样的水平而不愿投入太多时间,大纲解析是一个很好的选项。尽管有人批评这本书的重点不够鲜明,但考虑到它的篇幅有限,即使重点不明晰又能如何?每天阅读三十页,十天就能完整过一遍,反复读三四次,再加上做一些序列二的练习题,选择题的准确率应该能达到八九不离十。这种方式比啃那些厚重的辅导书籍高效得多。
我个人的习惯是先通读书本,按科目逐一攻克。对于主观题,主要参考考试分析,比起二十天二十题这类资料,背诵考试分析更加轻松,那本精简版可能还不到二十页,而标准答案正是来源于考试分析,不相信的话,你可以自行核实。由于时间所限,我只看了考试分析四五遍,没有来得及背诵,因此主观题的成绩并未达到我的期望值(补充:当然,我的期望确实有些过高~~~)。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在考研中堪称首要难题,尤其对人文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更为苛刻。因此,每年因英语成绩不佳而受阻的人数众多。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我主要专注于三个方面:词汇、阅读和写作。词汇如同地基,至关重要,我将过去十年阅读中的陌生词汇逐个标记,制作成词汇手册反复研读,大概看了四遍左右。阅读占据了考研英语的一大半,我完成了近十年的所有阅读理解题目三次(第一次做题并标记生词,第二次全文翻译以理解结构,第三次全面回顾并提升解题策略),使用的资料是丁晓忠的真题超精解以及黄皮书中配套的《考研英语应试精华》。对于写作,我遵循老师的指导,背诵了一些历年真题范文,分析其词汇选择、句子构造和思维方式,后期则准备了几套万能模版作为杀手锏。至于翻译、完形填空和新题型,在巩固好词汇和阅读的基础上,结合真题练习,相信问题不大。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民族经济学是我研究的基础,它涉及到我国多民族共存下的经济发展模式、政策与实践。我认为,理解并掌握这一学科的关键在于深度阅读和广泛涉猎。不仅要深入研读经典著作,如《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等,还要关注最新的学术动态和政策文件,理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凭案例分析,提升自己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
区域经济学则更注重空间视角下的经济发展。我建议大家系统学习区域经济理论,如增长极理论、新经济地理学等,并结合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进行深入探讨。例如,了解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国家战略的实施背景和效果,分析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路径。地图和数据可视化工具也是理解区域经济的重要辅助手段。
理论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运行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我推荐大家精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等经典教材,建立起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在理论学习中,要注重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尝试用学到的模型去解释现实问题。定期做一些历年的试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也能帮助更好地应对考试。
每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习路径,但无论哪一科,我都强调理解和应用的重要性。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应止于记忆,应转化为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参加学术讲座,积极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些都对我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