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近年来,政治科目似乎变得相对容易得分,因为大部分答案都能在问题中找到。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掉以轻心。通常,政治复习是从九月起始,我推荐使用肖秀荣的完整教材系列,我个人非常推崇他。他的试题往往与考试趋势相符,只要跟随肖秀荣的书籍或其他权威教师的指导,按照他们的时间表推进即可。关键是要时刻留意更新的信息。接近尾声时,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徐涛的小黄书是绝佳的押题工具,效果显著。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完成市面上所有试卷的选择题部分,无论是电子版还是印刷版。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题目比较难,有点像张宇的卷子。数学重要的是基础,全书上的每个方法,题目都要尽全力掌握。我看的是张宇的高数,和李永乐的现代,还有李永乐的全书。他们的书各有所长,我把李的全书看了俩遍,张宇的高数看了三遍以上,还有李的现代也看了三遍以上。之后10月份开始做真题,每套试卷做的分数基本上130以上。然后开始张宇八套,和李的6+2,这些比较难,不必按3小时来做,有些题目也不必死抠,实在不会就看答案。这时候也每天抽一定时间看全书。然后又做了张宇的最后4套,还是很难,但是今年的考题也这水平。然后就是剩下的真题,而且每套2小时就做完了,因为好多题目已经再全书上做过,分数不是很客观。这时候就看看错题和笔记。然后考试。考试坐到大题就蒙了。好多不会的。所以避免失误很重要。这一门我是分三轮复习的,第一轮是上面说的课本,当时边看课本边做课本习题,我第一轮是从五月份劳动节上来开始正式准备考研的,到七月份中旬课本加上习题一轮结束了。全书我是一章一章扎扎实实准备的,每一个题目都要自己算,会做不行还要能做对,当时进度不快,计划是45天在九月份之前一遍过完,后来推迟了一周。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全书的难度略高于真题,但是真的出的很好,要想数学考出一个好成绩,全书至少得看两遍。九月份全书一遍完了之后,开始第二遍,一直到十月份中旬,这期间顺带做完了660题,660题出的题目注重概念,易错,难度不小,做完了并消化了它有利于后期冲刺。从十月份中旬之后20天,每两天一套真题,在十一月份上旬就把真题基本做完了,此后划了一周时间总结消化错题。从十一月份下旬开始做模拟题,当时模拟题难度大于真题,备受打击,不过接连几套下来也就慢慢适应了。模拟题完了之后就开始回归全书做真题,建立框架了,之后就是最后模拟两套真题考试了。上面说的时间轴我建议大家理一理,参照自己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我第一轮第二轮每天大概一上午数学,后期三个小时,到了十一月份下旬,差不多就只有两个小时一点,主要是被政治占用了不少时间。总结一下,课本一遍,全书三遍,真题两遍,模拟题一遍,每一遍之后都要拿出时间来消化分析弱点。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有小作文和大作文两个部分,到中后期买,前期攻阅读,推荐买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前面是小作文,后面是大作文,英语一英语二的作文都有,里面有真题的范文,作文的各种类型及例文,用的时候按他书里介绍的去用就行了,多背然后一定要动笔写,并且要修改要多写几篇,整理出自己的作文框架。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要烂熟于心。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定律去解决各种复杂的电路问题。对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也要有深入的理解。
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例如,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是解复杂电路的有效工具。对交流电路,理解和运用相量法分析RLC串联谐振电路,以及计算功率因数等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学习这部分时,多做题、多思考,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
再者,数字电路部分也不能忽视。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基础知识需扎实。理解和运用摩尔定律与图灵机模型,对理解和设计数字系统有深远影响。
学习电路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策略。你凭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比如自己动手搭建电路,观察其工作状态,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电路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仿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电路动态行为。
持续的复习和总结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系统的知识框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怕麻烦,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教,直至彻底弄懂。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心态。电路可能一开始会你觉得难懂,但只要你持之以恒,你一定能攻克这个难关。每一个难题背后都是一个新世界的入口,每一次的突破都会你更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