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还是我考的比较满意的一门,考完以后对了一下选择题答案,所以真的想说,考研,不到考完最后一科交完卷的那一科就不要放弃,不管平时的时候做题的正确率是多少,可能有时候那正确率真的让你自我效能感低到不行,可是有时候还是要“欺骗欺骗”自己:我平时把我不会都错完了的话,把那些模糊的知识点弄明白,考试的时候就不会错了呀?反正我平时的时候就是自己”忽悠自己的”,好让自己内心好过那么一点点。大概十月份买的政治红宝书,零零散散把红宝书看了一遍,看的过程中配套着1000题做,说实话,我1000题并没有做完,个人认为吧,1000题对检测、巩固知识点还是很有帮助的。一直以来,我坚信题目是做不完的,所以在知识点没有掌握的很好情况下我拒觉不停地刷题,本来想将红宝书在看一遍,但是时间真的不是很够了,主要是红宝书太细了,所以就开始看风中劲草,看了几遍我忘记了,反正就是一遍一遍的过,一直坚持到考试前,然后平时选择题(5套卷,4套卷)碰到考的比较细的知识点就查阅红宝书。顺便提一下,就个人而言,虽然说真题考过的点不会再考了,但是可以试着用真题中的选择题去揣摩下出题老师的思维,哪些答案是出题人的陷阱,以免自己在以后的题目中中计...我感觉考研就政治来说,考生还是蛮幸运的,因为蒋中挺老师和肖秀荣老师他们都有压到题目。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我深刻体会到策略的重要性,做题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比速度更重要。谈谈我的复习安排吧,大三下学期课程繁重,老师们又爱频繁点名,所以我能专心准备考研的时间仅限于晚上和周末。那时,我主要是通读了一遍教材,并完成了课后练习题。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些课后题其实不做也罢,除非你时间充裕,否则专注课本就足够了。暑假期间,我只在家待了六天,那段时间最艰难,炎热的天气加上学校食堂的饭菜难以入口,但只要咬牙坚持,就能赢得胜利。这个时期,你们可以开始接触复习全书,无论是李永乐的还是陈文灯的,差别不大。九月,我重点做了李永乐的660题,这是一本很好的资料,涵盖了填空和选择的所有题型,建议深入钻研并多加回顾。到了十月,我开始做模拟试题,主要使用的是李永乐的全真模拟400题,这套题目难度颇高,做起题来可能信心受挫,通常得分在80分左右,不过完成之后你会发现收益颇丰。十一月,我开始做历年真题,这时你会觉得真题变得相对容易许多。
考研英语方面:
说起阅读,觉得自己挺没有说服力的,我的阅读一直不好,我有想过为什么,后来发现是我思路的问题,相信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总是会剩下两个选项不知道该选哪一个,很是纠结。但随着练习这个问题虽然不能避免但出现的次数明显变少,心里才有了些安慰。考研阅读我的复习经验就是了解出题思路,寻找每一道题的定位段落和定位句,并从中进行分析,找出题目所要问的最直接的答案(千万不能拐弯和推断),一定要找到切实可依的证据才能选择,考研阅读很有技巧性,需要自己结合资料进行总结。做题是很讲究方法的,有些题目不用看文章仅靠技巧其实都能够做出来.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方法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并掌握基本的信号类型,如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是学习的基础。系统的时域、频域和复频域分析法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课本入手,逐章逐节地理解和消化知识。对每个概念,不仅要它的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例如,傅立叶变换不仅仅是数学工具,更是揭示信号频谱结构的关键。对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要理解它们在系统稳定性分析中的作用。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方式。无论是教材后的习题还是历年的考研真题,都应认真对待。凭解题,你发现自有的弱点,并及时回溯到知识点进行复习。特别要注意的是,"信号与系统"的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连贯性非常重要。
再者,实践操作同样重要。利用MATLAB等软件进行仿真,直观地看到理论计算的结果,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系统行为。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或者实习,能够你在实际应用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我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不仅互相答疑解惑,还能激发思考,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好的心态也很关键,面对困难和压力,要有信心和毅力去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