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郑大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郑州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我认为暑假启动是比较适宜的,因为需要覆盖的知识点确实不少。我们可以采取较为缓和的节奏,不用过于紧张。首先,我会阅读《政治大纲解析》,对于常说的“红宝书”,我的策略是这样的:初次阅读时,我只是快速通读,不做任何笔记;第二次阅读时,我会结合历年的试题,标记出关键要点;第三次,我就专注于记忆那些标记过的内容。我个人推荐使用肖秀荣的辅导材料,并开始做1000题,对于错题要多加回顾。此外,试着亲自解答一些真题论述题,以此评估自己的理解程度。持续不断地背诵也很重要。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的学习之后,我会重读笔记,并默默构建每个章节的知识架构,以此确保对数学的所有关键点都了如指掌。请务必牢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我想推荐的三本教材是:同济大学出版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高等数学》第4、5、6版,居于马编写的清华大学版《线性代数》,以及浙江大学盛骤撰写的高等教育出版社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些书籍备受高分考生青睐,更关键的是,历年来的命题专家均以其为主要内容来设计考题。接下来谈谈如何有效阅读这三本书。考生们在复习时各有方法,有的先攻高等数学,有的首选线性代数,甚至有人一开始就学概率论。至于具体应做什么题目,有的人无所适从,有的人则全部包揽。实际上,最佳的复习顺序应该是先学高等数学,接着是线性代数,最后是概率论。原因在于,高等数学构成了数学的基础,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理解都需要基于它,比如在概率论中计算连续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需要用到微积分;同样,求连续随机变量的期望值,也需要运用积分。线性代数的概念、定理和推导繁多且抽象,所以最好提前学习并不断巩固。相比之下,概率论的题型较为固定,考研中的变化不大,其解题思路相对较清晰。有些考生企图在最后一两个月内迅速突击概率论,但往往得不偿失,因为最后一个月需要复习的内容太多,政治、专业课都不能忽视。这时候再来系统复习一门课程,时间上会非常紧张。因此,概率论应在初期就开始着手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考研英语的学习规划建议如下:在五月份以前专注于词汇的记忆,之后保持每天的复习。词汇量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你的成绩。你可以选择两种方法来攻克单词:一是采用“速战速决”策略,按照《杨鹏17天搞定GRE单词》的方法,在一个月内完成全部单词的学习,然后每天投入半小时进行复习。这种方法需要强大的毅力,大约会有七天你需要每天花费7-8小时背诵,初期可能较为艰难,但一旦完成,后续六个月你都能相对轻松。二是结合真题学习单词,通览十年的真题,确保每个单词都熟悉。这种方式适合有一定词汇基础的同学,通过每日分析真题来记忆单词,更为轻松愉快,但如果词汇基础薄弱,可能会发现大部分真题单词都不认识,这同样会带来困扰。
五月至六月期间,每天坚持做两篇英语阅读。市面上有很多相关书籍可供选择,如《新东方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上册较易,下册稍难)和《张剑黄皮书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难度较高,超纲词多,但命题思路不错)。我个人使用的是这两本书,但你也可以寻找更符合你需求的资源。评价一本考研阅读理解书的质量,关键是看它考查的知识点是否全面。在这两个月里,你还可以尝试一些真题,了解命题趋势,并探索各种学霸的学习技巧。
七八月是关键时期,开始深入研究历年考研真题,强烈推荐《张剑考研英语真题黄皮书》,尤其是其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同时,对于翻译,找出自己的不足并记录那些你觉得精彩的句子结构,以备日后用于写作。这个过程可能耗时三小时,会让你感到疲惫,但效果显著,既能提升阅读能力,又能加固翻译和写作的基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材料科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固态反应、力学性能等。你需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因它们构成了后续复杂理论的基础。例如,了解晶体结构的不同类型(如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及其特性,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掌握相图分析是必不可少的。相图是描述物质在不同温度和成分下相变关系的图表,理解和运用相图能够预测材料的加工和使用行为。在复习过程中,要多做练习题,熟悉各种典型相图,比如二元相图和三元相图的解析。
再者,材料的力学性能部分,包括弹性、塑性、韧性、硬度等,需理解其背后的机理,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对材料的腐蚀、磨损、断裂等问题,也要有一定的认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主动学习比被动接受更为有效。你尝试自己解释概念,用简单的话去阐述复杂的原理,这样既能检查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加深记忆。做笔记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它帮助你整理思路,提炼关键信息。定期回顾和总结,凭做模拟试题来检验学习效果,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
利用网络资源也很重要。有许多优秀的在线课程、论坛和博客,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和讨论平台。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互相答疑,大大提高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别忘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验中,凭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你会对材料科学有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