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法律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郑大法学院法律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郑州大学法律史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对待政治复习也不能马虎,但它稍微轻松一些,可以在暑假期间开始。参加政治辅导班是个不错的选择,能有效地压缩复习时间,全面梳理政治知识点,为选择题做好充分准备。到了10月至11月,可以参与冲刺班,再次强化暑期所学,弥补遗漏之处。除了辅导班,从暑假起,可以做肖秀荣的1000题,选择题至少要做两遍,如果时间允许,三次也是个好选择。接下来,继续完成肖秀荣的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样选择题部分通常不会有太大问题。
对于政治主观题,大约在11月中旬开始背诵就足够了。此时,市场上会出现各种“最后三套卷”或“终极四套卷”。在这里,建议关注两套:首先是备受推崇的肖秀荣四套卷,几乎是每位考研者的必备;其次是任燕翔老师的最后四套卷,也值得一看。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底子尚可,大学期间似乎一直在依赖高中时期的积累。四级和六级虽已过关,但暑期初试牛刀,钻研96年至04年的历年真题时,发现阅读理解频繁出错,完形填空也常失分过多,不禁倍感尴尬。那时我还以为英语是我的强项,不容忽视。于是决定专攻提升,开始练习阅读理解150篇,然而几篇文章下来觉得内容较为偏颇,内心挣扎后,决定一心一意回归真题。从96年开始,起初并未计时,大约两天做完一套,专门留出下午的时间给英语。那时我不追求速度与完美,只期望深入理解文章,提升准确率。我记得真题的引言中也提到了方法,首次接触真题的目标是理解句子,积累生词。高频词汇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复杂的长句我会在脑海中逐字逐句翻译成中文,因此做题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查阅解析。忘了提及,记单词是必不可少的,早在大三下学期我就开始了每日早晨七点起床,用新东方无序版单词书每天学习一个单元,晚上再复习一遍。由于是初次记忆,晚上多半会忘掉一半,但如果不复习,次日早晨就得重新背诵。就这样,每天学习新单元,复习旧单元,第一个循环用了两个月。第二个循环,每天学习和复习两个单元,经过两次,大多数单词都已经深深印在脑海中。第三次再从头至尾过一遍,尤其关注之前标记的重点且仍然记不住的难词。直到十一月,我每天至少花费四十分钟背单词。对于英语,我只专注于真题训练,从96年至04年的基础版,到九月份已经完成了两轮,每句话都在脑中翻译,如此这般,阅读和完形填空的成绩逐步提高。然而初次尝试05年的真题,我对新题型毫无经验,结果惨败。这让我对新题型产生了忧虑,几年的反复练习,成绩好的时候只能答对四个,状态不佳则全错。于是购买了新题型的专项书籍,做了几篇,慢慢找回了手感。至于作文,准备得相对较晚,暑假间断地背了几篇,之后未持续,直到十一月份才开始动手写了两次,发现自己词汇匮乏,甚至有不少单词拼写错误,这才对作文感到紧张起来。提前准备总是明智的,不仅需要背诵,还要亲自动笔,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否则到了最后,满篇错误难以改正,评卷老师看到基本错误也会对印象打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理学是我深入理解法律本质的基础。它探讨的是法律的基本原理、理念和运作机制。在复习时,我侧重于理解法律的逻辑结构,如权利义务理论、法律责任等核心概念。关注法哲学的发展脉络,理解不同法学流派的观点,如自然法学、实证法学等。做笔记和思维导图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它们帮助我整理复杂的理论框架。
宪法学是对国家最高法律的探索。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在学习宪法时,特别注意掌握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了解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政治意义。深入理解宪法性权利和义务,如人权保障、民主原则等,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再者,中国法制史是一个了解我国法律传统和发展历程的过程。我凭阅读大量的历史文献,理解各个时期法律制度的特点,如秦汉的律令刑制,明清的会典等。对比分析古今中外法制的异同,加深对现代法律体系的理解。
至于刑法学,我注重理解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原则。凭大量案例研究,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关注刑法的最新修订和司法解释,因这些都是考试的热点。
民法学的学习则需构建完整的民事法律关系模型。我从物权、债权、人格权、婚姻家庭法等方面入手,尤其是合同法,理解其基本原则和各种类型的合同。对侵权责任法也有深入的研究,包括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