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清华机械工程系机械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我完成了1000题的全套练习,接着入手了一本《风中劲草》来研读。这本书对于处理小题目特别有效,我反反复复读了三遍以上。结合1000题,这对提高政治选择题的水平帮助巨大,显著提升了我的表现。仅做一次1000题并不足够,需要重复三次以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搭配《风中劲草》持续复习,成效显著。经过九月和十月的努力,我对政治选择题的掌握已相当稳固。
进入十一月,我开始接触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大致浏览一遍,并完成相应的配套习题,建立起基本的认知。接下来,我做了过去十年的政治真题选择题,两次重做以适应真题的风格。实际上,政治真正意义上的记忆工作是从十二月初的最后一个月开始的,那时各类冲刺卷如肖八、肖四以及任汝芬的试卷纷纷登场。我完成了所有选择题,同时将肖八的大题过一遍,而任汝芬和肖四的大题则作为重点背诵对象。
十二月成为了全力背诵的时期,这时其他科目的学习状态已基本固定,提升空间有限,而记忆力的训练正当时。我每天投入四个小时背诵政治,同样四个小时用于专业课的背诵,英语则维持着阅读词汇的记忆。
考研数学方面:
刚开始刷全书的时候可能会比较困难,很多题目都不会,这属于很正常的现象,不要气馁,静下心慢慢来,等第二遍就会发现自己大部分题目都会了。暑假期间争取把《复习全书》刷两遍,实在时间不够的话也要保证能够把高数部分刷两遍。第一遍是详详细细地看,例题也基本上都自己做一遍。每一章后的习题也都做。看第一遍的过程中把需要注意的题标记下来。第二遍集中看之前标记的题。看第三遍的时候大概是在12月初,第三遍时我就不看题了,而是看那些基础的概念和定理。有一本书我极力推荐,就是李永乐的660题(第一次考研时没看,第二次才看的),难度虽然偏高一些,而且考试也不太会考里面这样的,但这本书在完善对概念和定理的理解上有非常巨大的帮助(尤其是选择题,如果时间紧建议优先看选择题),它很准确地抓住了我们容易犯错的点。这本我也前后看了三遍,其中个别题还多看好几遍。其中第一遍是在复习全书看完第一遍后做得,同样地,标记下那些做错以及有参考价值得到题(不过其中微积分的填空题部分我没怎么做,后来也一直没看,感觉这一部分确实不太必要)。660题在最后冲刺的时候我就没怎么看了,虽然对理解很有帮助,但不太适合练习应考。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不多说了,刷真题就好,刷个四五遍也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考研阅读的另外一部分是新题型,把调乱了的文章段落排回正常的顺序,我感觉这种题,坦白讲不会有什么技巧可言,就是阅读速度跟得上,有足够的时间理解意思,然后语言感觉好,能发现其中合理的起承转合,感觉出语篇和内容的叙述先后。所以还是回归到我前面讲的速度训练上。写作重练,作文是大家容易忽视的一块,觉得考前背几篇就够了,其实不然,给予重视也能拉分。学习写作的过程中,背诵固然不可少,但是要把这些背诵的内容转化成万能的,自己能写的,没有模板痕迹的,还得靠练习。每周两篇,掐好时间,写完后对照答案再润色一下,持之以恒的这样做足矣。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它包括了机械零件的设计、强度分析、材料选等多个方面。对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齿轮、轴承、联轴器等基本机械部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的设计准则。例如,齿轮传动效率的计算,轴承寿命的预测,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在实践中,你需掌握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在设计一个机械设备时,如何按工作条件选合适的零部件,如何进行强度校核,这些都是需凭大量练习来提升的能力。我会建议你多做案例分析,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简单的机械结构,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课程中的材料科学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特性,如硬度、强度、韧性等,以及它们对机械部件性能的影响,这对机械设计至关重要。你凭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最新的材料科技进展,这不仅能帮助你应对考试,也能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复习过程中,我强烈推荐使用教材结合课堂笔记,辅以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训练。对难点和易错点,要反复理解和记忆,做到融会贯通。定期的复习和整理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解答疑惑,这种互动式的学习能加深理解,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