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能源与环境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东南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考后反省与建议:1.客观题考量基础知识的理解,今年我做的时候感觉很生疏,风格不熟悉,主要应该还是没有掌握好,没有理解透彻。有时听老师讲课,他的一句话可以点出这个题目的题眼,让你更能够熟练地在紧张的环境下做出判断,但这可能是我们快速看教材厚书时候没有感应到的点。2.不同老师风格不一样,他们可能相轻,但你一定要有理性的判断,最好坚持跟着一位,免得怀疑人生和前面走过的路。老师们都知道今年出题涉及的方向,但具体什么样的题,什么样的答案才更接近标准答案,每年真正所谓压中题的老师或许不同。政治既不能太过于重视,又不能太过于不重视。要把大纲细细的过一遍,我问过很多同学,真正高分的同学都是研究过大纲解析那本厚书的。8、9月份要做一千题,错的地方看答案,并且在大纲上找到原文进行分析,是否存在有知识点的疏漏。正本做完之后,最好再买一本重新做一遍一千题,再重新查漏补缺。8套卷出来做8套卷,像是1000题一样不断的返回大纲。之后死套卷、风中劲草等等押题的都要买,并且一定要把大题背熟,政治上常常能压到原题!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数学首先一个最重要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对自己在这一个月内或两个月内该复习什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事实上,不论是复习英语还是专业课都应该这样做,把自己近期内该复习哪些知识提前做一个规划,然后就要按照这个计划去施行。我在复习的时候就是这样一步步来的,制定好了计划后我就会很努力的把它完成,时间不够的话就挤时间,比如可以适当减少吃饭和休息的时间等。下面来介绍一下我复习数学的大致过程。在正式复习之前,我首先把挑了一年简单的真题做了一遍,我因为大一时数学学的还行,好多内容都还记得,实在不记得的就查阅一下课本,再加上挑的试卷本身就不算太难,所以做完了真题之后感觉还好。我这样做不仅让我对考研数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信心,让我觉得只要我肯认真复习,只要我能够对数学课本有一个透彻了解,考高分对我来说也许就不会是一个梦了。于是我就开始制定了短期内的复习计划。然后买的整套的真题,15年的,掐时间三个小时做,做完了自己改,遇见做错的题目,以及做对了但是做的时候不确定或者有知识盲点的题目,都追根溯源地认真理解,做好归纳整理,完善笔记
考研英语方面:
请珍视每一份真题资料,并投入全力去应对。我在暑期专注于真题训练,每日午后设定两个小时(偶尔延长至两个半小时),全力以赴完成所有题目,除了作文部分。关键在于专注且仔细地解答。完成后,我会立即对照答案,深入理解解析。接下去的两天,我将时间用于回顾并总结过去做的试题,整理生词,琢磨难句,每一个字眼都不放过。整个暑假下来,我的英文笔记几乎填满了一本,后来的日子里,我时常回顾这些笔记。对于真题,我坚持多次操练,第一次结合详尽的文章分析来答题;第二次则深思为何选此项,了解这是哪种类型的问题,比如是事实细节、推理判断还是总结概括;第三次再进一步探究错误选项的错误之处,如过分推断、混淆概念或添加非原文信息等。我依照这种模式,对真题进行了三轮深入研究。至于作文,我从11月开始筹备,至少熟记大小作文各五篇,通过中译英、模仿写作及反复背诵来提升能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的一门科学,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三大基础方式。你需清晰地了解每一种传热方式的基本原理,比如傅里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以及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强化计算能力。传热学中的计算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特别是涉及到热阻网络分析和换热器的设计计算。熟悉并熟练应用各种传热系数、传热面积、温度差的关系,对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有极大帮助。例如,凭热平衡法解决复杂系统的传热问题,或是利用努塞尔数进行相似理论分析,都是需大量练习掌握的技能。
再者,深入理解物理过程。理解热量如何在不同介质间传递,尤其是在多物理场耦合的情况下,如相变传热、非稳态传热等问题,这需结合实例进行思考。例如,理解沸腾和凝结的过程,或者在考虑湍流、粘性等因素时,对对流换热的影响,都需深入的物理理解。
实验和案例分析也不能忽视。东南大学的课程往往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传热学》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书本上,应尝试理解和分析实际工程中的传热现象,如空调制冷系统、汽车引擎散热、核反应堆冷却等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定期做历年真题,模拟考试环境,以此检验我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程度。我也会参加一些讨论组或找研友一起探讨难题,互相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