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化学科学学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9月份开始准备的,边上课边看精讲精练,边跟着划重点。听完课之后,把划的重点看了一遍,捋了捋大概的线索,然后就开始做1000题,做完买了本风中劲草,这本书是更加浓缩的重点,很薄的一本,但内容都是重中之重。我把这本书又背了一遍,做了10年真题的选择题。接着肖四肖八陆续出来了,就自己做选择题,背大题。临考前看了看之前选择题中的错题,巩固了一下背的大题,政治准备就这么多,不算很高,不过够用了哈哈。马哲部分,看一章知识点,做一章题目,至少2遍,我的复习顺序是马哲、史纲、毛中特、思修、时政。马哲部分较难,死记硬背真的记不住,不推荐视频课,讲的都没有针对性。
考研数学方面:
前期复习的时候就要把基础打好,看课本,看复习全书,认真做复习全书上的每一道题,不会的题目最好用醒目的东西标记一下,以后就会重点复习该题型。我一般把复习全书的题目写在笔记本上,然后再写解题过程,这样不至于让复习全书的答案影响到我做题的思路,最后竟然整理了四个笔记本,哈哈。第二遍依然认真看复习全书,查漏补缺每个知识点,把标记的题目重新做一下,仍然不会的就再用其他颜色重新标记。整理每章节内容,重点知识点专项练习一下最好。第三遍就相对轻松,把不会的题目,遗忘的知识点梳理一下,最后整体把握。数学要注意思路逻辑,没思路就不会解体,所以最后整理一下不同的题型对应的解题方法。比如求不同结构类型的极限对应的方法也会不同。数学真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做完,不会的内容再次梳理,举一反三。。模拟题是后期提升的必不可少的利器,市面上的模拟题不少,有时间就尽量做,做的越多越好。其他的模拟题都大同小异,可以选择性地做,比如李永乐
考研英语方面:
我承认,我的英语水平相当有限,因此在四五月份期间,我平均每天投入约7小时来学习英语。到了五月底,我已经完成了第一轮词汇的记忆,并且熟记了2001年前的所有阅读理解真题。这个阶段结束后,我对英语的理解仿佛看到了一丝曙光。每日坚持背单词是必须的,我自认为英语基础薄弱,四级考试的通过简直是幸运女神的恩赐,而考研英语与四六级的关系并不大。初期,我主要专注于翻译,通过解析复杂的句子来掌握语法规则。我从五月份开始接触真题,但选择了从1994年开始,先从较为简单的部分入手,因为我需要打牢基础。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还不错,可以从2000年后开始做。我总共大约重做了五遍真题,不过我不打算详细说明每个阶段的具体时间安排,这取决于个人情况。直到九月之前,我确保每天至少花费5到6小时在英语上。重点不在于刷题次数,而是理解和掌握每一个题目。作文练习至关重要,务必亲自动笔。可以借鉴模板,但别生搬硬套,要学会灵活应用。后期的自我模拟考试极其关键,它能让你意识到时间的宝贵。我个人觉得黄皮书和陈正康的英语教材非常适合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是核心。物理化学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概念和定律。例如,理解热力学三大定律,尤其是熵增原理,对分析反应自发性至关重要;掌握朗缪尔吸附理论,能帮助理解表面现象;薛定谔方程则是解析分子结构的基础。这些基本理论需扎实掌握,因它们构成了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石。
公式运用要灵活。物理化学中的公式繁多,但并非所有公式都需死记硬背。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知道何时何地应用,比单纯的记忆更为重要。比如,使用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或者用Arrhenius方程解释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这些都是公式运用的实例。要注意不同条件下公式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这是避免出错的关键。
再者,实验与理论结合。物理化学不仅有深厚的理论体系,也有丰富的实验实践。凭实验,直观感受化学反应的过程,验证理论预测,甚至发现新的规律。在实验室中,要学会记录数据,分析结果,理解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化学原理,这样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化学题目往往需综合运用多个知识点,这就要求具备好的问题解决技巧。遇到难题时,先理清题目的物理背景,明确所涉及的概念和定律,逐步分析,步步为营,最终找到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