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南交大公共管理与政法学院资源与环境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西南交通大学资源与环境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初期,我依靠肖秀荣教授的《精讲精练》(第二年则使用《大纲解析》)、《1000题》以及他的《命题人讲真题》;徐之明的《逻辑图解》也是我的参考资料。进入复习中期,我专注于徐涛的《冲刺背诵笔记》,用于熟记选择题的关键点,同时也用蒋中挺的小册子《客观题应试宝典》来掌握易混淆的知识点。后期,我集中精力背诵大题并大量练习模拟试题,采用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八套卷》和《四套卷》,徐涛的《八套卷》,蒋中挺的《五套题》以及阮晔的《四套卷》。徐涛的《考研政治必背20题》也对我在大题上有所帮助,今年的所有重点都涵盖其中。整个政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通过《1000题》了解基本知识以应对选择题,记忆笔记中的全部信息以应对更多选择题,最后背诵大题以准备主观题。
对于选择题部分,如果政治基础较弱,比如我这样的理科生,可能会感到困惑,尤其是面对马哲政经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必等到《大纲》发布才开始,可以直接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着手练习,每读一章就做相应章节的《1000题》。这种方法能即时检验学习成效,并加深记忆。刚开始时,错误难免会多一些。马哲部分难度较高且题量较大,建议每天一章;毛中特和近代史可尝试每天两章,不过像毛中特第八章那样题量庞大的可能需要两天。至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三天一章较为合适。利用《逻辑图解》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复杂的知识点。完成一轮《1000题》后,可以尝试真题的选择题,了解命题模式。同时,加速第二轮《1000题》的练习。
十月中旬,开始使用冲刺笔记,如徐涛的《冲刺笔记》,每日背诵一至两章。我个人觉得它比其他知名资料如《风中劲草》更为实用,因为它的编排简洁,重点突出,方便记忆。背完一次后,再次刷《1000题》,错误率会显著降低,也不需频繁查阅书本。第三遍刷题和背诵第二遍《冲刺笔记》同步进行,这将为后续的模拟题练习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时间有限,可以跳过第三次刷题,但我因未能完成第二次刷题,导致模拟题阶段错误频发,知识点模糊,不得不花大量时间整理错题。鉴于我时间紧迫,提前准备尤为重要,以免留下遗憾。即使我没有完成三次刷题,我还是投入大量精力去背诵《冲刺笔记》,梳理易混淆知识点,通过反复对比记忆,确保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考研数学方面:
我觉得数学就是靠的练题,不是难题,而是真题。首先肯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看一遍,看不懂的就再看一次,实在不懂就先放下接着向下看,不要揪着一个不放,肯钻研是好事,但是人的思维往往很神奇,可能你去学学别的东西再回来学这个,就会看懂了。数学基本是看了一遍,难点看了2-3遍,有时间的可以过两遍,到了十月就要开始做真题了,做题很重要,最好做真题。真题我是从最早的年份开始做的,比较简单点,开始做的时候没敢掐点,因为不太会,后来做熟一点的时候就要掐点了,模拟着在考场,就像是真正在考试一样。每一份真题,做完了一定要分析,看看错题是因为什么,是计算的问题还是知识点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那么不仅这个题要改错,还要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其他题去做,才算是真正学会这个知识点。如果是计算的问题,还要看看这种计算是不是经常出错,如果是经常出错,那就是有计算误区,最好也去找找这方面的其他题看看。我说的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真的做好的有多少呢?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用过三本书: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那本还不错,按题材分类,就是这200其实是包括partABC三个部分,后面还有一堆关于阅读技巧的,有些东西的用处不是很大。考试虫那本包括100篇,20个单元,包括4传统1新题型。张建这本名气很大,但比真题难(他自己也是这么定位的),思路也怪怪的,有点剑走偏锋的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公共管理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这包括公共行政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发展历程,以及公共政策分析的原理和过程。这些内容通常会出现选题或简答题中,需有扎实的记忆力和理解力。我建议凭阅读教材和相关研究文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和记忆。
掌握公共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也是重点。特别是政府机构的运作机制、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以及公共项目管理和绩效评估的方法等。这部分内容凭做案例分析来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我习惯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相结合,例如分析某个具体的城市规划或者环保政策,这样既加深了理解,也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决策中平衡公众利益、个人权益和社会公正,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何影响公共管理实践,这些都是常考点。我推荐大家多关注时事新闻,尤其是涉及到公共政策和法规变动的报道,这有助于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对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需理解其与公共管理的交叉点。比如环境政策制定、环境治理策略、可持续发展理论等,这些都需有一定的环境科学基础知识。我会定期阅读环境科学的专业期刊,保持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关注。
在复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记忆-应用”的原则,先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凭笔记和习题强化记忆,凭模拟试题和案例分析进行应用训练。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这帮助巩固记忆,形成知识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