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土木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土木工程系土木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厦门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就今年的政治成绩总体来看还是不错的。关于政治复习,我觉得不用开始的太早,当然这要跟自己情况,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英语和专业课复习精力绰绰有余的话,完全可以早点开始。我的政治是从9月份大纲解析出来后才开始的,最初是把《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过了一遍,感觉完全没记住,而且怕漏点,又把《大纲解析》过了一遍,其实就是每天上午读几章,根本没记住什么,不过这两边也是整体把握了一下考研政治的知识点覆盖和脉络框架,在这期间开始做真题的选择,基本上形成自己的后期复习思路。然后就是等《风中劲草》出来后,才开始背政治,大概背了3-4遍吧,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吧,因为上面知识点不够详细,所以一般会结合《精讲精练》,后面的速度就越来越快了,不过基本上处于合上书就忘的状态,所以一直在循环往复,不过这期间一直就是在准备选择题的背诵,配套《1000题》练习。开始接触大题就是《肖八》出来后,看了大概三年的真题大题的出题模式和答案组织,然后看肖八的大题,算不上背吧,但是每一套卷的大题都有认真研究,早上时间多的情况下也会选择性的背几道,等肖八看完,政治基本上处于复习的白热化状态,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模拟题,如《肖四》、《任四》等,我基本上全都买来做了(选择题),大题也是把每一套卷子的题都看了,然后自己筛选出重点,以及此卷有的别的没有的,要重点记忆,每一套都出现的热点更要着重记忆。我基本上是背的《肖四》《20天20题》,不可否认肖老爷子的厉害。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还是有点难度的,关于数学的参考书,谈不上是建议吧,我说说自己的情况,推荐汤家凤的1800题,然后我做了好几遍的复习全书,复习全书真心很给力,但是有点难,慢慢啃,多啃几遍好了,啃全书的时候做了张宇的1000题,然后就到了九月中旬,开始做张宇真题30大全解,每天一套,三个小时,做完再批改,大概每天数学花5个多小时时间,后来就是反复做全书跟真题了,到考研前。我花在数学的时间比较多,做的题也比较多。我觉得比较好的就是:报一个一对一(视频没用的相信我)做老汤1800,做复习全书,做张宇真题全解,反复真题和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到十一月,作文要多练练,动笔写,背范文,逐渐形成自己的模板。翻译经过之前的阅读翻译有一定基础了,现在开始做真题翻译配合看看那本翻译的书。阅读留上近两年的,之前的都要做了,反复研究。考前的阅读时不能停的,单词以温习为主。英语一定要重视真题的作用。楼楼其实英语备考没有花很多时间,也几乎没有用其他资料,最主要的就是将真题认真做了一次,并且对错题(主要指阅读部分)进行了总结。大家可以尝试将自己真题中错的题整理出来,总结分析之后常常会发现是同类题型,结合文章认真分析,将自己的思路与答题思路进行对照,提醒自己在今后做题的过程中多加注意,养成这样的习惯正确率会有一定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它涉及到力的平衡、变形、应变、应力等基本概念。你需深入理解这些基本原理,并能够熟练应用到各种结构问题中。例如,要明白如何从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来分析结构的受力状态,以及如何凭胡克定律推算出应变与应力的关系。
掌握计算技巧和方法。这包括静定与超静定结构的解法、影响线的绘制、位移法、力矩分配法等。对每一种方法,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例如,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你可能需灵活运用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矩阵位移法等知识。
再者,熟悉并能熟练使用绘图工具。无论是手工绘图还是借助CAD软件,都要能够准确地表达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受力状态。这对理解和解决问题至关重要。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试题是必不可少的。这些题目帮助你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去分析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命题趋势和常见题型,这对备考非常有帮助。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升自我的一种有效途径。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不仅激发思考,还能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极其重要。面对复杂的问题和压力,要自己,坚持下去,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