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上财商学院产业经济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推荐的考研政治复习资料包括:肖秀荣的深入讲解与精炼习题、1000题集、风中劲草、以及肖老师的八套卷和四套卷。历史大纲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复习顺序可灵活调整,依据个人的学习感受和对政治理论的理解。马原部分理论性强,阅读可能会感到枯燥,需要防止陷入过度钻研;相对而言,史纲内容较为易懂,但试题可能稍显复杂,需自我归纳提炼,以此入门,逐渐适应考研政治的学习节奏。七八月份是复习的黄金时期,人的学习热情和太阳的热烈一样高涨。此时,官方的大纲解析尚未发布,建议使用肖秀荣的辅导书进行初步学习,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史纲和马原的第一轮阅读,并同步配合1000题进行巩固训练。
考研数学方面:
在数学上,我感觉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在本科上,虽然我是工科学位,但是我的专业比较偏艺术一点。但是在本科中我的高数、大物和电路等课程都是90+,所以就算没学过,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的。我是在三月份就开始学习数学了的,最开始我是用李永乐的全套再加上看教材,看懂了很多,后来一直看李永乐的全解书看到五月份,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学了好多,也懂了很多。在六月份和七月份我就是把李永乐全书做完了。因为这是我自己的摸索过程,我还整理了自己的一套笔记,排版加上抄写,还有不太理解的就反复看复习全书。九月份我开始做李永乐的全书,注意是做,不是看,以前我觉得李永乐看能看懂,现在是要求自己会做,做完一遍能有30%不会做,我不急着把这30%弄会,而是开始做真题,因为我知道还是自己的题量不到位,导致我的理解不到位。在十月份,我就开始做真题。我用的是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我先是按照知识点做真题有点慢,但大部分都会。然后我再按照套卷去做真题,这个时候我就可以保证每张卷子选择填空至多错一个,而且速度很快。但是这个阶段我的问题就是大题会算,而且就极限什么的也挺快算出来的,但是就是不太会写过程。反正在10/11/12这三个月里,我就是反复利用真题和我自己做的笔记,再总结点错题,就差不多了。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考研英语,关注重点应落在真题上,尤其是阅读部分,因为除作文外的其他题型实质上都是阅读理解的延伸。我初期尝试过精译五篇阅读,效果不错,推荐大家一试。至少要做五遍真题,这样才能洞察其考查的重点所在。考研英语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初期可能你会遇到明明看懂了文章却选错答案的情况,但一旦掌握了诀窍,你会发现正确率能迅速提高,甚至在不完全理解文章的情况下也能选出正确选项。这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能帮助你快速领会考研英语的策略,同时,在一天疲惫的晚上当作一种放松来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核心领域。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以及厂商决策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在宏观经济学中,你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经济周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主要知识点。这些都需扎实地理解和记忆,并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对复习,我建议采用“理解+做题”的方式。阅读教材时,尽量理解每一章节的核心思想,不是死记硬背公式。理解了原理,公式自然就会。要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凭解题,你检查自有的理解是否准确,也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
再者,关注时事热点也是必要的。产业经济学往往与现实经济紧密相连,许多理论都从当前的经济现象中找到例证。比如,你分析中国的新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或者讨论全球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这样不仅能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可能会在论述题中派上用场。
对一些复杂的模型,如IS-LM模型、AD-AS模型等,需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它们不仅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也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尝试画图理解,这样会更直观。
不要忽视案例分析。产业经济学常常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的产业或企业案例,这既锻炼了思维能力,也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