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浙大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生物与医药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浙江大学生物与医药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的,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刚开始看的是精讲精练,后来出了红宝书,就看红宝书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当时背书背的闲麻烦,又因为自己做过思维导图,然后就开始了把肖1000题上的题目变成思维导图之旅。从大约10月份,一直做到了考试前夕,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光打字就打的手疼。早知道就不做了。当然,效果还是可以的。用导图搞定选择题之后,考试前2,3周,就开始背大题,背肖4。大家背的时候不要全背,就背背大概就行。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其主目的就是为后面的复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在该阶段主要以《数学大纲解析》为中心,学习三套经典教材。学习三套教材时,我都有针对性的做了笔记,并且认真完成了习题。做笔记主要为了加强对重要概念、定理和公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做习题可以检验自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我还认真地阅读了《数学大纲解析》,通过它可以了解到考研数学的考试内容、各部分内容需要掌握的程度和各考点的出题方式等。出题特点:是知识点全面,题型丰富,能锻炼数学解题思维。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当然,背单词是必不可少的(尽管某些同学可能抗拒),但切忌机械式的死记硬背。我不推荐日复一日地捧着单词书,每个词念上一分钟的做法,正如我们系主任所言:“这种方法看着都让人焦虑。”单词的记忆可分为三类:全新、半生不熟和熟悉。熟悉的词汇无需再费时背诵,只需了解它们的应用场景和常用搭配;对那些半生不熟的词,你需要重点掌握,因为它们可能是你的短板,一旦出现在试题中,可能会造成困扰。你可以设定每日或每周的目标来加深记忆。至于完全陌生的词汇(我个人有强迫症,所以我都会记住),如果你仅以考研为目标,我建议不必过分执着于背诵,大致认识就好。当你多次复习考研词汇书后,就应该转向真题中的词汇,特别是阅读部分。整理从2004年至2018年的阅读文章中的词汇并反复记忆,尤其是那些常出现且含义因上下文变化的词汇,务必牢记。对于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中的单词,重点关注最近五年的内容。关于单词的学习就说到这里,如果有疑问,可以继续提问。
其次,阅读至关重要。有人认为你的阅读得分乘以二大约就是你的英语总分,虽然有些夸大,但却相差无几。提升阅读的方法,我认为就是研习真题。我可以自信地说,过去十年的阅读真题,我精读了至少十五遍,泛读更是数不胜数,有些篇章我都能够背诵并默写。即使如此,我最终还是在两道题目上犯错(这两题恰是我反复修改却仍选错的)。我没有保留真题作为最后的测试,因为我认为这样做可能浪费资源,但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每个人的状况和习惯都不尽相同。解答阅读问题时,必须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我习惯标记出题者常设题的位置和类型,并为每段话编号。例如,如果第21题的答案位于第一段第二句,我会在题旁标注“P1-②”,以便复查时更加有序。
接下来是写作部分。对于写作,我没有太多的秘诀。我并未特别投入,主要是多背诵优秀的文章,积累素材。小作文只要满足所有要求即可,大作文则需思路清晰,紧密围绕主题。
最后,对于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同样需要通过做真题来提高。关于这部分,我没什么额外的经验可供分享。
考研专业课方面:
食品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与食品之间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微生物的分类、生理、生态、遗传以及其在食品发酵、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在复习时,你需对各类微生物有深入的理解,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等的基本特征和生命活动。
对细菌部分,重点关注它们的形态结构、生长条件、代谢过程,尤其是与食品相关的一些特殊类型如乳酸菌、醋酸菌等。这些知识不仅会在理论题中出现,也可能在实验设计或案例分析中被考察。
微生物的遗传与进化也是重要考点,理解基因突变、重组、转化、转导、接合等基本概念,尤其要关注这些过程如何影响食品的品质和安全。例如,耐药性基因的传递可能关联到食品安全问题。
再者,食品微生物的生态与控制是另一个大模块。了解食品中的微生态平衡,以及如何凭加工、储存条件来控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掌握常见的食品污染源及预防措施,如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控制。
别忘了实践操作和实验技能。理解并能解释实验结果,如微生物培养、鉴定技术,PCR、显微镜技术等,这些都是考试和未来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教科书、笔记和文献,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风格。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同学一起复习,提高理解和记忆效率。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食品问题中,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这些复杂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