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国际关系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南洋研究院国际关系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厦门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科专业的学生,我对政治的学习起初感到相当棘手,决定从8月底开始系统复习。初期,我使用《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每读完一章便配合完成相应章节的1000题,并将答案标注在书中作为重点提示,以便后续查阅。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到9月底,我在初读时侧重于理解和把握整体结构。
接下来,我采用了一种特定的答题策略:依据单元进行复习,每次阅读后立即做1000题。遵循做两遍的原则,我没有直接在书上写下所有答案,而是在白纸上记录,通过两轮练习,我基本掌握了全部知识点。随后,时事政治成为关注点,同时我也开始刷题。接着,我依次完成了八套题,尤其注重选择题部分,大题则着重理解解题思路。对于肖四,我会首先自我测试,然后全文背诵。
尽管近年来考研的趋势倾向于避免预测题目,但我还是要衷心感谢老师的系列教材,它们让我在考场面对试题时能保持镇定自若。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文水平不高,四级考试仅得了460分,还考了两次(尴尬)。首次备考研究生时,我是从三月启动的。起初,我专注于背单词,用了本绿色封面的单词书,共有50个单元。初期阶段,我每天啃一个单元,从早上8点到12点,投入的时间挺多(我采用的是艾宾浩斯记忆法,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完成第一轮单词复习后,我便着手做历年真题,从2004年起逐年往后做,每天只处理一篇阅读理解,且必须精读。我相信唯有深入研读才能提升能力。精读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我习惯于做完题目核对答案后,将所有陌生词汇摘录下来并学习(不仅要求记住含义,还要了解其词性和用法)。接下来我会进行全文翻译,逐句用笔在纸上写下译文。刚开始尝试翻译时,我感到非常艰难,自己的译文连自己都不满意,但不可否认,正是这种挑战促使进步。最初,我的词汇量可能只有三千左右,但在完成了2004年至2015年的真题翻译后,我的词汇量已接近一万,临近考试时更是超过了一万。完成一轮真题翻译后,应再次回归真题练习,别误以为做过一次就记住了答案,认为无意义。实则不然,初次不明白的单词或句子,在多次练习中仍可能困惑你,甚至第三次也可能如此。因此,真题需要反复操练,至少要做两遍。关于写作部分,如果英语高手只需在考前构思几点思路,但对于普通考生来说,务必背诵作文,大小作文都需要,每种至少背10篇。虽然每年的作文题目看似迥异,但实际上它们的本质是相似的。因此,真题中的作文极其有价值,特别是教育部每年公布的范文,必须要学习!这些就是阅卷老师欣赏的文章,你应该按照这种方式去写作。了解对手,方能百战不殆。我从十月中旬开始背作文,二十篇范文的经典句子反反复复背了三四遍,虽未能倒背如流,但也能自如地运用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国际政治是一个涵盖广泛且深度极深的学科,它涉及到国家间的互动、国际组织的作用、全球议题如战争与和平、经济发展等。在复习时,我强烈建议大家系统地阅读教材,理解并掌握基本理论框架。关注当前国际热点事件,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和影响,这将有助于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历年真题的练习至关重要,它们能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重点和出题模式,也能检验知识掌握程度。
国际关系史则需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深入研究各个时期的大事件,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全球化进程等,理解这些事件对国际格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注意梳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交政策,以及这些政策如何塑造了今天的国际体系。对这部分的学习,我推荐使用时间线法,把重要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形成一个清晰的时间脉络。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整理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在读完一章或一段内容后,尝试用自有的语言复述关键点,这样既能加深记忆,又能在整理中发现自有的理解盲点。定期回顾也是必不可少的,防止知识遗忘。
我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找到志同道合的研友,一起讨论问题,共享资源,相互激励,这对长期的备考过程,是巨大的动力。
我想说,无论面对何种挑战,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好的生活习惯都极其重要。适当的运动和休息能帮助你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乐观的态度则是应对压力的最佳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