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声学研究所声学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声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对于文科生来说,政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我完全是靠着高中时的那点底子去应付的。主要说以下几点:1、复习资料:《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徐之明 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历年真题2、复习过程:高教出版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第一遍边看边做题,有利于梳理知识点构造知识结构体系。这个过程有点慢,但是不要着急,第一遍大概要花2个月时间。不要等新大纲出来才看政治,如果政治没有大的改革,完全可以用去年的大纲,从8月份开始第一遍,我用的题是《徐之明 考研政治理论梯度实战训练题全集》,连选择题的解释都很清晰。第二遍10月-11月,背诵相关知识点,就是那些一条一条的理论,不然做问答题的时候就不知道到底要往上写些什么,记忆的同时不要忘记持续做题,练习做问答题。第三遍12月-考前,我到这个时候才开始做真题,真题的问答题差不多是政治大纲解析每一章一道大题,然后我就把每章觉得比较重要的部分再加强了一下。
考研数学方面:
在考研期间,我投入了至少一半的时间钻研数学,然而最终的成绩并不如意。现在我想反思一下我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数学是我此次考试中最失意的部分,因此我能提供的更多的是警示而非经验。首先,我要强调的是计算准确性!这成为了我的致命伤,一道价值15分的题目因计算错误而白白丢失,只能归咎于自己。各位在备考时,务必重视计算练习,亲自动手,并保持专注,培养一次性算对的习惯。我就是因为平时疏于严谨计算,草稿纸涂鸦一片,未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其次,解题速度也让我付出了代价!有25分的题目,由于时间紧迫,我慌乱地完成了,事后仅用15分钟就理清了思路,这些都是我原本能解答的题目,真是懊悔不已。这一切都源于我没有在日常练习中严格控制时间。所以,计算精准度和解题速度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主要说一下单词吧。考研单词大概有5000个,去除初中高中四六级单词也有3000个左右。在前期第一遍背单词时每天应该抽出3到4个小时专门背单词,每天背新的100个复习旧的300个左右,这一遍要求是快速,不用管会不会拼会不会读,因为考研初试并不要求口语和听力,所以只要看见这个单词的能大概想起它主要的意思有什么就完成目标了。这里推荐使用APP来背单词,因为系统会为你安排好每天应该背的和应该复习的单词,省时省力。自觉性差的还是挑一本主流的单词书来背单词,自己安排好每天的量。经过第一遍背单词,词汇量应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第二遍背单词建议在全面复习第一遍背单词的同时要在阅读中背单词,将经常出现在阅读当中的单词挑出来重点记忆,这里要注重熟词僻义的记忆。第三遍要求不断重复之前不会的重点单词和熟词僻义单词加强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声波的基本性质至关重要。这包括声波的产生、传播、衰减等基本概念,以及频率、波长、声压级等相关物理量的计算。这部分知识需扎实的物理基础,特别是振动与波动的知识。我建议多做些相关的数学推导和计算题,以便加深理解和记忆。
声学测量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强的部分。了解各种声学测量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如麦克风、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是必不可少的。掌握如何进行室内声学、环境噪声等实际问题的测量和评估,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我推荐找一些实验教材或者在线资源,凭模拟或实际操作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再者,噪声控制是一个实际应用广泛的话题。从吸声材料的选到隔声结构的设计,都需对声波的传播特性有深入的理解。我会花时间研究各种噪声控制策略,并尝试理解和解释它们背后的声学原理。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声学的关键。除了课本,我还阅读了大量的科研论文和行业报告,从中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参加实验室的研究活动,或者自行设计小实验,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