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交大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交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末启动复习计划,起初的一两周主要通过听课程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则借助肖秀荣老师的《精讲精练》。九月初返校后,我开始研读肖老的《精讲精练》并同步做《1000题》,每天投入约两小时。每完成一个章节的学习,我就紧接着做相应章节的习题。做《1000题》时,我会把答案写在单独的纸上,避免直接写在书上,之后核对答案,并用铅笔在书中标记出错误或不确定的部分,确保理解每个正确答案背后的逻辑,即使是靠直觉猜对的题目也需仔细分析。大约在十一月底,我重新回顾了毛中特和马原的重要内容,同时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和做题。
接着,我购买了《风中劲草》以巩固知识点,这本书的提炼更为精简,非常适合强化初次复习的印象。随后,我进行了第二遍《1000题》,重点关注第一次做错的部分,特别是马原、毛中特和史纲,思修也不能忽视。每天分配一个小时复习《风中劲草》,四十分钟做题,剩下的二十分钟用于核对答案并记忆新知识,这样的流程持续了一周左右。紧接着,我开始做肖八,八套试卷的选择题必须全力以赴,如果时间允许,可以研究一下大题的答题思路。此外,蒋中挺的《五套卷》也在同一时段内完成。
到了十二月十日左右,我开始背诵徐涛的《小黄书》,里面包含大量知识点。随后便是至关重要的肖四,这时需要为政治分配更多时间,我平均每天投入三小时。肖八和肖四的选择题必须反复操练,不止一遍,至少两遍,因为这些都是精华所在。至于肖四的大题,务必全部背诵,四套卷共二十题,两天攻破一套,总共八天,然后再完整地复习一遍,直至考试前一天的夜晚。在此期间,《小黄书》和肖四的资料相互补充,互相借鉴。
考研数学方面:
我觉得数学就是靠的练题,不是难题,而是真题。首先肯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看一遍,看不懂的就再看一次,实在不懂就先放下接着向下看,不要揪着一个不放,肯钻研是好事,但是人的思维往往很神奇,可能你去学学别的东西再回来学这个,就会看懂了。数学基本是看了一遍,难点看了2-3遍,有时间的可以过两遍,到了十月就要开始做真题了,做题很重要,最好做真题。真题我是从最早的年份开始做的,比较简单点,开始做的时候没敢掐点,因为不太会,后来做熟一点的时候就要掐点了,模拟着在考场,就像是真正在考试一样。每一份真题,做完了一定要分析,看看错题是因为什么,是计算的问题还是知识点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那么不仅这个题要改错,还要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其他题去做,才算是真正学会这个知识点。如果是计算的问题,还要看看这种计算是不是经常出错,如果是经常出错,那就是有计算误区,最好也去找找这方面的其他题看看。我说的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真的做好的有多少呢?
考研英语方面:
得阅读者得英语,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我的复习时间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开始到大三上结束每天在墨墨背单词上打卡,从正月十三开始跟何凯文的每日一句,到暑假就不跟了因为有些费时间,然后2月至3月看完了准备恋恋有词并且背完第一遍,一直到考研结束背恋词6遍+。5月看了看基本的语法,开始做真题从1997年的开始做,做精读进度很慢,两天一篇阅读,先做题然后一句一句划分句子成分并翻译,核对答案,将不会的词句记录的本子上以利于后期的复。虽然方法有些笨但是效果对我来说还是不错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结构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涉及到力的传递、平衡条件、结构变形等问题。你需对刚体静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这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例如,了解力的作用效果、掌握截面法、弯矩图和剪力图的绘制等都是必备的基本技能。
熟练运用公式和定理。结构力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如欧拉-伯努利梁方程、圣维南原理、影响线的概念等。这些不仅仅是记忆的问题,更需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深化理解,做到灵活应用。做题的过程中,我会经常画出结构示意图,帮助理解力的分布和结构的响应。
再者,实际案例分析不容忽视。结构力学不仅仅是一堆公式的组合,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我会找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进行分析,比如桥梁的设计、建筑物的抗震计算等,这样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模拟考试,我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研究历年真题帮助我把握考试的难度和风格,提高应试技巧。
我强调团队学习的重要性。我会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这种互动学习方式往往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