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郑大河南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完成政治考试后,我心中满是自信,主要得益于选择题和论述题的回答相对流畅。回顾整个备考阶段,我对政治科目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这里分享一下我的学习策略,仅供参考。我与大多数人一样,选择了信赖的肖老师。九月底我才正式启动政治复习,逐步攻克了毛概、历史、思修,随后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于十九大的内容,我跟随大众的脚步,逐步积累知识点。接下来的日子,我紧跟肖老师的步伐,稳定地做题、记忆。在考前20天,肖八和肖四问世,我几乎每天早晨都会专心背诵。我认为那些声称只靠背肖八肖四就能取得好成绩的人必然有一定基础,否则我还是建议提前开始政治复习,至少要确保它不会拉低你的总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辅导书:复习全书、历年真题、660、400题。我三月份到五月份先把高数课本看了一遍,习题做了一遍。从五月低开始下午或晚上时间看一章视频,学习一章复习全书,这样循环渐进到八月的时候(好像),才把复习全书做了一遍。复习全书是个好东西,内容很全,但复习全书只学习一遍意义不是太大,因此我第一遍结束之后立即开始第二遍,到最后上考场前好像弄了两遍多,第三遍只是把自己前两遍圈出来的题重点看了一下。历年真题的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说,我11月份开始做的历年真题,从99年开始,晚上抽出3个小时,严格按照考场上的标准要求自己,一套一打分,感觉效果还不错。660我只做了一遍,个人感觉题目有点偏,但很有利于把基础打牢。400题我先把第一套做了测试了一下,当时自信心备受打击。400题我只把选择题做完了,我觉得没有复习到一定程度,千万别轻易尝试400题。数学一定要多做题,并且要反复回顾以前的知识点,我把复习全书当成教材使用,把前面的知识归纳部分记忆了好几遍。数学同样需要记忆。
考研英语方面:
从四月起,我投入了英语复习,通过朱伟老师的恋恋有词来学习,每学完一单元就熟记相应的一单元单词,同时研习何凯文的长难句教程。接着,我开始了阅读理解的训练。有些同学倾向于先做模拟题,把真题保留到后期,但我认为这不是最佳策略。模拟题的命题风格与真题存在显著差异,甚至部分模拟题包含超出考试范围的词汇。因此,真题应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并处于核心位置。五月,我开始接触真题,大约重复练习了三次,用到了两份不同的真题资料。初期,我专注于考研真相中的阅读理解,每天一篇,从1997年起一直做到2005年。我会定时完成题目,再亲手翻译全文。在我看来,如果时间充足,手动翻译是一种极佳的学习手段。翻译后,我会对比答案,逐句比对。同时,每一个选择项我都仔细剖析,识别错误选项的陷阱,并做好详尽的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性能及其加工工艺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理解并掌握其精髓,需具备扎实的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对材料微观结构有深入的认识。
在晶体结构部分,重点关注点阵理论、晶面指数、布拉格定律等,这些都是分析材料性质的基础。理解各种晶体结构(如立方、六方、四方等)的特点,并能熟练运用它们来解释材料的力学、电学、光学等性质,这是必不可少的。了解实际材料中的缺陷,如位错、空位等,对理解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变形至关重要。
接下来是相图的学习,这部分需理解不同相界线代表的物理意义,如固溶体、共晶、包晶等。凭绘制和解析相图,预测材料在热处理过程中的行为,这对材料的设计和制备有指导作用。
至于材料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热性能、电性能等,要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验数据的结合,理解性能测试的方法及结果的意义。例如,杨氏模量、泊松比、熔点、电阻率等都是常考点,需能够计算和分析。
加工工艺的学习不能忽视。无论是金属的铸造、锻造,还是聚合物的成型,都需理解基本原理,掌握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纳米材料和复合材料的研究热点也应有所涉猎。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多做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做一些实验模拟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讨论也是提升理解的好方式,找同学组队,共同探讨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