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电子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物理电子学考研备考诀窍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物理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启动政治复习并不明智(就算你的政治理论基础很薄弱,也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过早记忆容易快速遗忘,最终可能导致后期乏力。我在9月4日至10月3日期间,通读了一遍政治考研大纲解析,人称“红宝书”,除了思想道德修养部分未涉及,其他内容我都仔细阅读了,没有做笔记,只是在关键知识点处轻轻画了几条线。这一轮结束后,对照大纲,我对考试的覆盖范围和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但仍感到信心不足,毕竟知识点繁多,生怕记不住。在这段时间里,我大约每天投入两个小时在政治学习上,通常选在晚上7点到9点这个时段,那时候我对政治理论的兴趣最高。每天我会设定一定的阅读页数作为目标,以此保持专注。看过红宝书一遍后,我开始做《肖1000》,仅限于选择题,未做材料分析题,对于后者我只是浏览了答案,便于后续的记忆。选择题数量庞大,有些确实颇具挑战性,可能会出错不少,但这无妨,关键是找出错误根源,是因为马虎大意,还是根本不了解知识点,抑或是超出大纲范围。不断总结至关重要!做《肖1000》一方面用来检测过去一个月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我的策略是前一天完成一部分选择题,核对答案后,次日再回顾错误题目,查找失分原因。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底子不好,最基本的知识都不记得,我看了一遍课本觉得没有太大用,用的辅导书题目类型和解题技巧总结的非常好,我是看完课本后开始做全书的,第一遍做的很慢,一直到了6月份,暑假是个黄金期,开始做真题了,这时候感觉之前总结的方法真的好有用!数学真题做的不那么费劲了,就这样到了十月份开始做第二遍真题,总结历年考点,重点学习,巩固知识点,之后进入模拟状态,这时候就不要看任何资料了,给自己规定时间,当作考试来看待,查漏补缺,得数学者得天下,每天都得做数学题,直到考研前一天!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期间,学习进入了关键时期,我的阅读技能已有所增强,英语真题也已完成大部分。于是,我选择重做真题以维持手感,这次不必像初次那样逐字逐句翻译。此时,我把重心转向了作文和翻译的训练。每天,我都会均匀分配时间给两者,晚上的课程用于学习,清晨则用来背诵和复习,每个部分大约花费半小时至一小时。请注意,我在暑假就已经开始背诵作文了。有人可能认为作文只需在考前突击,但实际上,临近考试时你会面临政治和专业课的大量记忆任务。我选择了王江涛推荐的必背作文,大约十篇大作文和十篇小作文,即使无法押中原题,这些作文中的许多句子在实际考试中也能派上用场。如果后期时间允许,我还建议背一些预测题目。对于翻译,我坚持每天完成一年的翻译练习,并非做完就算,我会标注出不熟悉的句型和词汇,以便后期复习时能更有效地回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基础知识。在我看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首先要建立起对物理现象的直观感知。例如,在力学部分,需理解牛顿三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运动现象;在热学中,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是核心,要学会如何凭温度、内能等概念去描述和预测系统的状态变化。
电磁学部分,麦克斯韦方程组是灵魂,它揭示了电场、磁场与电磁波的关系,这部分内容对物理电子学尤其重要,因电子设备的设计和运行都离不开电磁场的理解。至于光学,从几何光学到波动光学,再到现代光学,不仅要理解光的本质,还需能够运用傅立叶光学分析和设计光学系统。
量子力学是物理学的里程碑,它的引入打破了经典物理的框架,为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和不确定性原理是关键,需深入理解和应用。
学习普通物理,除了课本知识,实验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实验帮助直观感受物理规律,增强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多做习题和模拟题,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解题技巧,这对应对考试至关重要。
我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讨论,无论是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还是与其他同学的交流,都能深化理解,激发思考。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这对长期记忆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