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武大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武汉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是肖秀荣那本1000题和风中劲草三套,肖秀荣的书说是‘1000题’,其实怎么也得有3000,所以也就是说这3000题加上风中劲草那整整一册书我全都做了一遍,合起来怎么也得做了4、5000道政治选择题。当然我当时在学时并不是追求数量,只是希望自己多见识一些题,而且这些题我做完一遍后的错题以及当时蒙对的题我都用笔做下标记,然后第二遍再做时专门做那些错题,第二遍又做错的再重点标记做第三遍,第三遍后第四遍……是的,政治的这两册题我做了近四遍,甚至马原那章因为难我做了更多遍…...所以政治的复习真的是问心无愧了,在当时的复习过程中也感觉良好,至于怎么就考了那么低的分数,真的只有声叹息了。政治要想拿高分选择题一定要抓住,选择题是考好的关键,尤其是多选题。所以,多练习还是有必要的,多看看答案分析,多想想出题人的思路。总的来说,政治复习应当要多练、多看、多想、多比较、多总结,知识面广对做对选择题是非常有帮助的,在平时复习中要多关注热点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每个人的数学学习体验各异,我本人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偏偏我最大的问题就是粗心大意,总是犯计算错误,这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无疑是个重大短板。因此,即便我对每道题目都有一些想法,最终却因为计算失误而频繁失分。所以,在确保基础知识牢固的基础上,提升计算准确性至关重要。我购买并完成了大量数学辅导书籍,每个学习阶段都少不了购买参考资料。我个人非常支持通过海量做题来提升数学技能,当然,做完题后反思和总结同样重要。此外,数学学习需要与总结相结合,这一点仅凭独立解题往往难以领悟。总的来说,数学学习无非两个关键点,一是根基,二是实践。巩固基础知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最后会形成定时定量渴望解题的习惯;至于实践,光是理解如何解题是不够的,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亲自动手、反复操练,这样才能在考场中减少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仅专注于近十年,即2010至2020年的阅读理解真题,这部分内容我重复做了两次,而其余年份的真题则做了一遍。我的步骤如下:首先,我会设定时间限制独立完成四篇阅读(初期允许适当放宽时间)。接着,在随后的四天里,每天深度剖析一篇阅读。这其中包括精细阅读每篇文章,将所有生词、短语及复杂句子记录到笔记本上,同时通过笔译或口译全文来提升翻译技能(这样就不需额外安排翻译练习的时间)。我还会详尽研读紫皮书中提供的文章解析和题目解答,并利用零散时间反复查阅个人笔记。考研阅读的答题策略是关键,有些可以从紫皮书中获取,但有些仍需你自我归纳提炼。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化学的基础性非常强,它涵盖了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化学反应动力学、酸碱平衡等核心概念。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至关重要。例如,对周期表的理解不仅要求知道元素的属性,还要能应用这些知识解释元素间的反应规律。对分子间作用力,要理解范德华力、氢键是如何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的。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学习需理解速率方程、活化能等概念,并能够运用Arrhenius方程预测反应速率。这部分内容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如催化剂的选和反应条件的优化等。
再者,酸碱平衡部分,质子理论和离子强度的概念是关键。熟悉pH计算和缓冲溶液的工作原理,能够帮助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了解弱酸弱碱的解离常数及如何利用它们进行相关计算,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推荐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策略。理解每个概念的本质,重要公式和数据,凭做题来应用所学知识。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升你对知识点的把握和应试能力。定期复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化学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强,经常回顾帮助巩固记忆。
我还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讨论,与同学或教师交流,有时候一个难题的解答可能就在一次思维碰撞中产生。遇到困难时,不要害怕寻求帮助,这也是我从考研中学到的一个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