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史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高中是理科,所以学政治的时候觉得死了好多次。但是去年这个时候看帖子,大概三月份的时候也买了去年的大纲先看了一边,就是当课外书看,所以会好一些,真正开始的有些晚,暑假以后了,买的书挺全的,但是真正没怎么看,先是把命题人那个试题分册,先写了一次,改了一次,然后有重点以后再捋一下大纲,一个单元一个单元来的,后来就背了小草,说是背,其实也就是早上念念。最后冲刺的时候主要看了时事,就是肖秀荣的那个小本本,肖四和肖八本来想着考研前来抱抱佛脚的,但是考前直接病了一周,所以就耽搁了。所以如果是有政治不太好的同学就一定要开始得早一些,下功夫去背。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从没做过模拟和压题,因为感觉思路可能不太准,而且我真题都差点做不过来。大概五月多开始做英语的97开始,之前都是背单词搞语法什么的。我刚开始每天一篇,做的黄皮书,做的时候一定把不认识的单词,不熟的,哪怕是记不清的都画出来,做完了要对着原文逐字逐句翻译,翻译不对的单词一定抄到笔记本上,不会的词组也要记,词组也很重要,毕竟有时候一到词组里意思会发生很大变化,然后搞清楚选项中每个单词,基本这么下来,你就得花费两个多将近三个小时了。我一直做到英语的20年。那时候就已经九月开学了。第二遍,把文章全抄在笔记本上,然后一点点对着翻译,完了再对着译文翻译,在这个过程里,你会发现你有好多你没意识到的问题,这样到结束。一般这轮过后你会觉得有些提升,然后我转过头又从07年开始做,这时候一次我做的两篇,因为做过2次问题不会那么大了。同样你这时候还是有不会的单词,接着画,做完在你原来的笔记上标出来重点单词。看看为什么还有错题,为什么错了,如果是翻译问题,就把有问题那段翻译了,如果是被干扰项弄乱了,看看这个干扰项是从哪个方面设置的,为什么没发现真正答案。。这样再做。我记得那时候好像是十一月初了。。然后做近两年的,也是做一遍写一遍翻译,主要是为了不遗漏任何一个单词。这时候我是第一天下午一篇阅读,第二天弄翻译作文,两个来回倒。弄完就快十一月底了。英语新题型比较简单也不多,全给做了一遍就没弄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科学技术史是对人类科技发展历程的深入研究,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和变革。对这个科目,我建议首先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时间线,理解各个时期的主要科技发展和其社会背景。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创新,以及20世纪的科技进步等。关注重要人物及其贡献,如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等。凭阅读历史文献和科学家的原著,更好地理解他们的思想和工作。
科学哲学则是对科学本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等问题的哲学探讨。这个科目需思考科学是什么,如何产生知识,以及科学的真实性等问题。我推荐研读波普尔的“可证伪性”理论,库恩的“范式转变”,费耶阿本德的“无规则游戏”等经典理论。理解这些理论后,尝试应用到具体科学案例中去分析,这样能加深理解。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笔记整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会将每个主题的关键点列出来,并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定期回顾和讨论也很关键,找同学一起进行,或者参与线上论坛的讨论。多写论文或短篇论述,这既能锻炼逻辑思维,也能帮助深化理解。
对科学技术史,我还会观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它们以生动的方式展现了科技发展的历程,有助于记忆。对科学哲学,我会阅读一些科普书籍,用更通俗的语言来理解深奥的概念。
实践应用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尝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比如分析当前科技热点的问题,或者评价一项新的科研成果,都能提高理论素养和批判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