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材料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分析测试中心材料学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四川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政治后,直觉告诉我选择题可能表现平平。简而言之,我主要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遵循了肖秀荣老师推荐的路径,使用了《精讲精练》配合做了两遍《1000题》,还研究了历年真题以及权威的《八套卷》和《四套卷》。此外,我还利用《风中劲草》在后期进行了系统性的背诵。考前,我做了各类预测卷来磨炼选择题技巧,由于这些题目质量良莠不齐,我并不太在意正确率,而是注重保持做题的感觉。对于主观题,我依赖真题及肖八肖四,通过看答案、归纳总结并进行背诵。政治学习不用过早开始,关键是要多阅读,多记忆,毕竟有时候理解和洞察能力也很重要,而且时事政治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考研数学方面:
能拉开分数的,或者说能提升总分的大概只有数学了。数学很重要,它是一门工具。对于数学的复习没有捷径,还是要把相应的知识点掌握、理解,然后结合模拟题和真题进行巩固、提高。数学的复习要多动手,千万不要眼高手低。复习书看了不一定会做,会做不一定作对,对于一些概念、公式不要死记硬背,要学会理解记忆,一个公式自己推导一遍肯定比死记硬背来的深刻。另一方面,要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关于数学方面的复习资料书店网上有很多,基本都大同小异,选择一些就可以了,资料多了也做不完。我当时的复习安排:复习全书(3遍)+选择填空660(2遍)+400题(2遍)+历年真题(3遍)+超越考研135(1遍)。数学其实考得都很基础,每年考得题型也都是那么几类,重要的是要会灵活运用。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很多人感到即使下了很大的力气短时间内也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考完试后觉得复习跟没复习一个样,其实这就涉及一个方法问题。从开始准备考研的第一天,就开始了考研英语的复习,我想大家都是这个套路,可见英语的重要性。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掌握它确实是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但一定要找到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考研英语的复习。想提醒大家的是,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真题的地位特别重要,一定要想办法把英语真题琢磨透,而如何利用真题,这里面就有很多道道。有的同学是上来就把十几年的真题在很短的时间内仓促的做完,一次就好几篇阅读理解甚至一整套题,然后对对答案,简单的思考一下就复习别的了,真题做完了就做模拟题。我觉得这是对真题的极大浪费,模拟题和真题是有质的区别的,再好的模拟题也模拟不出真题的水准,因为真题是命题专家花几个月的时间研究出来的,真题中的难易程度、选项设置、逻辑关系是模拟题模拟不出来的。我复习时一般一次只做一篇真题的阅读理解,用实战的速度全神贯注的做完,然后根据答案和释义认真把文章、题目、选项研究透,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小时的时间。这样慢慢的过来,对真题的命题逻辑把握的就会比较熟,做起来会更有感觉。单词我没有花大量时间去记,感觉干背单词效果不怎么好,就是靠做模拟题积累词汇。关于作文,两年写得都不好,也没找出什么有效的方法,我想关键还是平时的积累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理论是关键。《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处理、腐蚀与防护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晶体结构的理解需深入掌握点阵理论,理解晶格参数、布拉伐格子等基本概念;相图的学习则要理解不同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温度、压力对物质状态的影响。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它们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实践应用同样重要。理论知识需凭实验和案例来加深理解。例如,在学习材料的力学性能时,结合实际的拉伸、压缩、弯曲试验,理解应力-应变曲线的意义;在学习热处理时,凭模拟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观察其对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这样不仅能增强记忆,也能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选一些经典的教材如《材料科学基础》(周志宏版)进行深入阅读,并配合课后习题进行练习。寻找历年的考研真题或者模拟题,进行定时模拟考试,既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又能适应考试的节奏和氛围。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与同学组建学习小组,共享资源,互相解答疑惑,共同探讨难题。这种互动学习能激发思考,提升学习效率。
在备考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极其重要。考研是一场持久战,要有耐心和毅力,遇到困难不气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自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