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河海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无非就是遵循一定的方法。在复习时,我主要依赖考试大纲(就是那个红色封面的)、肖秀荣的1000题、风中劲草资料、历年真题集以及肖秀荣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模拟题。其中,我侧重于风中劲草、真题和肖秀荣的四套卷。由于我是文科背景,所以在政治上并未投入过多精力。大纲发布后我才着手准备,初期阶段主要是做1000题和研读大纲,做得比较马虎。1000题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大纲内容,很多题目直接从大纲摘录并设计成填空选择题,技巧性不强,用来练手倒是挺合适。
实际上,到了后期,每个考生的政治知识点记忆大同小异,因为关键的时事热点就那么些,无论试题如何变换,都无法脱离这些重点。不得不提的是,肖秀荣的四套卷预测能力惊人,年年都能命中不少考点!尽管我一直强调教材的重要性,但实际考试后,我觉得适当信赖一些押题也是有益的,哈哈。毕竟,到最后,主观题大家都相差不大,真正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部分,无论是单选还是多选,难度不小,稍有不慎就可能答错。因此,教材仍然是需要认真阅读的。
考研数学方面:
由于基础薄弱,一些基础知识都已遗忘,我通读了一遍教材,但感觉收效甚微。我发现一本辅助教材对题型和解题策略的归纳十分精辟,因此在看完教材后,我便开始逐页攻克这本书。初次尝试进展缓慢,直至六月我才完成第一轮。暑期成为关键时期,我开始了真题训练,这时才深切体会到之前学习的方法多么实用!数学真题变得不再那么棘手。十月份,我开始第二轮真题,梳理历史考点,强化学习,稳固知识。接着,我进入了模拟考试阶段,不再查阅任何参考资料,设定时间限制,如同真正考试般对待,以此来填补漏洞并巩固优势。数学是胜负的关键,每天都要练习,直至考研的前一天!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的历年真题具有极高的价值,建议至少要反复研习3至5次。据我所知,从90年代到2007年的题目相对较为容易,而2007年至2020年间的难度有所增加,尤其是2010年,堪称最难的一年。操练真题可以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完整地完成近二十年的真题集,以领略其独特的命题风格。初次尝试可能会遭遇挫折,比如一篇阅读理解错掉3至4道题并不罕见,但关键是要保持毅力,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接着,在第二次做题时需全力以赴,这次应集中精力攻克阅读理解,学习各种解读文章含义的策略,并深入牢记常见词汇的生僻释义,确保彻底解析每一篇文章,这个阶段至关重要;最后,再重复练习2至3次,这将帮助你找出知识盲点并加以填补,你会发现每次重做都会有新的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材料力学涉及的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是分析问题的基础。你需清楚地知道每个概念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如,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凭胡克定律来描述,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则是凭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来衡量的。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将帮助你更好地解析复杂的力学问题。
掌握基本理论和公式。材料力学中的梁、杆、柱等典型受力构件的强度和稳定性计算,需熟练运用相关的公式。例如,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胡克定律,剪切和扭转公式等,这些都是解题的关键工具。对每个公式,不仅要会用,还要理解其物理意义,这样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大量的习题是提高材料力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从简单的截面分析,到复杂的变形计算,每一道题都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理解和巩固。河海大学的考研题目往往结合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需具备一定的工程背景知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画图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技巧。利用应力图、应变图来直观展示物体内部的状态,帮助更清晰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复习时要注重系统性和连贯性。材料力学的知识点众多且相互关联,定期梳理知识点,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避免复习过程中的混乱,也能帮助你在考试中迅速定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