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自动化研究所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工专业的学生,我对政治课程并不热衷,几乎每次都缺席,但我确实对时事保持着兴趣,经常阅读报纸和关注新闻动态。我的政治复习是从九月大纲解析发布后才开始的,我主要依靠的大纲解析以及强化辅导班的参考资料。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选择任汝芬的系列书籍?实则,我也读了不少任汝芬的书,但我觉得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而言,投入过多精力并不必要。我认为应当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我擅长且能提升分数的科目上,而对我不太感冒的弱势科目,则适当分配时间,以免成为整体成绩的绊脚石。
尽管大纲解析全篇都是文字,缺乏明显的重点标识,但这恰好成为了我看重的一点。我在复习过程中喜欢做标记和笔记,将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记录在书本上,这样有助于我掌握各个章节的架构,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并且能带入个人思考去学习,我认为这才是最关键的部分。再结合强化班教师提炼的重点考点,使我能兼顾全面复习的同时,也能有针对性地聚焦关键内容。
考研数学方面:
在暑假期间,我依据历年试题,对试卷进行了板块划分,并提炼出关键知识点。由于我的强迫症倾向,我确保每个部分都被充分理解和掌握。例如,对于数学中的复杂大题,如果无法保证充足的训练时间,我会选择略过,仅记住一些解题策略,重点集中在那些效率最高的题型上。通过对近几年,特别是最近一年的考试题目分析,可以明显看出,考研数学并不太看重解决难题的能力,反而更注重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技能的熟练程度。因此,我认为在备考时,深入理解概念至关重要,尽量避免盲目记忆公式(尽管有些公式是需要背诵的,建议准备一个小本子,每一页对折成四部分,第一和第三部分写公式名字,第二和第四部分写公式内容。每次查看时只看名字,尝试自己写下公式,这个方法对记忆单词也非常有效)。许多人倾向于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主要参考资料,我个人认为这本书已经非常全面,只要将里面的每一道题都彻底掌握,取得好成绩是有保证的。全书至少应通读三遍,每一次阅读都需要专心致志,草率行事只会事倍功半。
考研英语方面:
从九月至十一月,应集中练习写作,动手书写,熟记优秀范例,逐步构建个人的写作模式。翻译方面,基于前期的阅读翻译基础,此刻可开始做实际试题的翻译练习,同时查阅相关的翻译书籍作为辅助。对于阅读理解,保留最近两年的题目,其余的都应完成并深入剖析。考试前的阅读训练不可中断,单词复习是关键。务必重视真题的价值,这是英语备考的核心。我个人并未投入大量时间或使用多种资料,主要就是专心致志地完成了真题,并对阅读部分的错误进行了详尽的梳理。建议大家也可以整理出自己在真题中的失误,通过归纳分析往往能找出问题所在,结合原文仔细思考,对比解题思路,以此来提醒自己在日后做题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提升准确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关于数据结构,这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解并熟练运用链表、树、图、堆栈、队列等基本概念是关键。我建议凭编程实践来深入理解这些抽象概念,例如用Python或C++实现各种操作,如查找、排序和插入。理解算法的时间复杂性和空间复杂性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
计算机网络主要涉及TCP/IP协议族、HTTP协议等内容。要的是,理解网络分层模型以及各层的主要功能,如物理层的数据传输,网络层的IP路由,传输层的TCP/UDP等。掌握网络的性能评估和优化,比如带宽、延迟、拥塞控制等也是重要考点。
再者,操作系统的学习需理解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基础知识。特别是进程的并发与同步,内存的分页和分段机制,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凭阅读和分析操作系统的源码,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数据库系统的学习,主要是SQL语言,关系数据库理论,事务处理和并发控制。熟悉SQL的基本查询语句,理解ACID特性,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数据库模式,优化查询性能等。
学习过程中,除了课本知识,我还充分利用了在线资源,如LeetCode、GeeksforGeeks等网站进行编程练习,Coursera、MIT OpenCourseWare等平台上的课程也对我帮助很大。多做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理解出题思路,对提升应试能力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