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院(国科大)电工研究所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中国科学院大学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属于文科背景。即便如此,我还是决定参加课程学习。我在10月底开始浏览大纲,然而初次阅读后,感觉并未吸收任何内容,于是便搁置一旁。直到11月底,我才重启复习,这次重点关注哲学部分,因为它最复杂,需要深入理解。实际上,我大约在考试前两周才开始正式记忆知识点。那时,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简版教材和最后四套模拟题。我全力以赴地背诵了两周,将肖秀荣的资料重复背诵了4到5次。请记住,这个阶段其他科目的成绩已大致确定,而政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最终结果还算令人欣慰,我的政治成绩过得去,虽然不算顶尖,但我对此感到满足,毕竟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在政治上下过多的功夫。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考试颇具挑战性,我觉得难点在于繁重的计算任务(提升计算效率与准确性是关键)和一些非主流的题型(涉及了一些平时不太重视的领域)。建议大家依据近年试题模式,定制个人化的复习策略。提升数学水平,我的经验是:大量练习、勤于计算、善于总结。李永乐的复习全书覆盖的知识范围比张宇的18+9+9系列稍窄,但都聚焦于考研核心,如果你不想投入过多时间或感到时间紧迫,复习全书是个不错的选择。张宇的系列则更深入细致,提供了多种解题技巧,知识点全面,只是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可能并非所有方法都能实际应用。我个人采取了折中方案,阅读了复习全书,并辅以张宇的1000题,同时也大致浏览了张宇的18+9+9。然而,最重要的始终是历年真题,务必动手去做。至于何时启动真题模拟(需按正式考试的3小时时间安排),以及后续的宇8、宇4、宇1,应根据自身进度灵活调整时间分配。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把重点放在真题上即可,而真题的核心在于阅读,因为除了作文以外的题型都可算作是阅读类题目。我前期试过挑选五篇阅读进行全文翻译,效果挺好,大家可以试试。真题做五遍以上是必须的,从中得知真题的考察方向是什么。到9月份,学了很多解题技巧,还把之前背的句子和作文滚动复习着,单词也时常翻着背,不能放下。此时正式开展阅读练习,从08年到20年,真题,每次做2~4篇,之后一定要做好总结,吃透;因为真题要反复做,在考前会做3~4次,具体安排大家自己斟酌。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原理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电路中的电阻、电容、电感、电源等元件的理解,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和电压定律的应用,构成了理论的基础。这些基础知识看似简单,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起到关键作用,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
掌握电路分析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包括直流电路的分析、交流电路的相量法、谐振电路的特性、滤波器的设计等等。特别是网络定理如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诺顿定理,它们是解决复杂电路问题的有效工具。要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提升对这些方法的熟练度。
再者,动态电路和暂态过程的理解也非常重要。微积分的知识在这里起到了桥梁的作用,Laplace变换在分析一阶和二阶动态电路时极其方便。了解RLC串联电路的暂态响应,对理解高电压设备的工作原理有很大帮助。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阅读教材时,不仅要理解知识点,还要尝试自己推导公式,这样加深印象。做题是巩固知识的最佳方式。我推荐《电路》(邱关源)这本书,里面的习题覆盖全面,难度适中。利用电路设计软件如Multisim进行模拟实验,直观地看到电路的运行状态,增强理解。
讨论和合作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参加学习小组,互相提问解答,能促进深度学习,并激发思考的新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