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中科大稀土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好像在十一月左右我开始了政治理论的复习(尽管我不推荐这种安排),那时候我一边研读精讲精练,一边几乎完成了1000题。关键在于掌握基本知识点,但坦白说,我发现自己连基础知识都没能牢固掌握。短时间内消化这么多内容显然不现实,我意识到我的方法存在问题,我只是急于完成任务,关注大体框架,却忽略了具体细节。做肖四肖八时,我依赖模糊的记忆和一点点机智,选择题成绩还算过得去,我就误以为自己水平不错,实际上远远不够。主要原因就是起步太迟,我强烈建议你们尽早开始,最好从暑假就开始准备!
考研数学方面:
阅读材料包括四本基本教科书、观看张宇的教学视频、使用一本粉红色的全面复习资料、完成张宇的1000题集、解决张宇的全套真题解析、以及他的八套和四套模拟试卷,还有合工大的五套模拟试题。我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完成了660题,并再次详尽地复习了全书内容。之后,我开始按照实际考试的时间安排(上午8:30至11:30)来演练真题,使用的资料是张宇的三十年真题集。由于期间偶尔因校务而中断,直至10月底我才完成了第一轮真题练习。紧接着,我挑选了数一和数二的张宇真题集中与数三相关的题目进行练习,这个过程给我带来了不少启示。此外,我还尝试了一些合工大超越系列的历史模拟题,但由于难度较大,只做了大约十套左右。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我应该在这部分投入更多的时间。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的人来说,他们的英语基础通常不会太弱,因此掌握词汇显得尤为重要。反复记忆单词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无论何时开始这个过程都不嫌早,因为不断复习才是关键。各种市场上出售的阅读理解资料,如张剑的黄皮书,其难度往往超越了实际考试题目。在你的词汇量大致达标,至少仔细过了一遍后,再着手处理真题,否则只是徒劳无功。深入研读真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避免一味追求做题数量而忽视质量。完成真题阅读后,务必亲自翻译一次,对比答案找出自己的理解偏差,这是一个极有价值但耗时的方法。推荐《考研长难句一笑而过》,这本书逐个剖析真题中的复杂长难句,有助于提升你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进入复习后期,应依据历年真题的作文部分进行练习,并尽量构建一个独特的个人模板,以区别于市面上常见的模板。实际上,大作文无非三种类型:赞扬、批评以及双面观点,其中双面观点类别可能涉及人生哲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化学涉及原子、分子、晶体的结构及其与物理化学性质的关系,如分子间力、晶格类型、电子排布等。每一个概念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石,要确保对这些基础知识的理解清晰且深刻。
重视理论与实验的结合。理论学习使理解物质结构的本质,实验则能直观感受并验证这些理论。例如,凭X射线衍射实验,确定晶体的结构;凭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了解分子的振动模式和电子状态。在复习时,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联系起来,会你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
再者,理解并应用周期性法则。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了其电子构型,进影响了它的化学性质。比如,过渡金属因其d轨道电子的参与,形成了丰富的配合物。熟练运用周期性法则,预测元素的化学行为,这对解题非常有帮助。
解决计算问题的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配位数的计算,还是晶胞参数的求解,都需扎实的数学基础。熟悉各种结构模型,如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密排六方等,有助于快速解决问题。
持续的练习是巩固知识的最佳方式。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检测自有的掌握程度,并逐渐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对每次做错的题目,要进行深度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