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南京大学地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复习,如果有充裕的时间,比如从三四月份就开始全力备考,我建议先触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部分。尽管每年的政治大纲会有变动,但这一部分内容相对稳定,同时也是政治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提前理解能为后续节省大量时间。你可以找一本上一年的老肖精讲精练或大纲浏览,无需看教材,因为教材内容广泛且非重点,容易消耗过多时间。
我的正式复习计划是从大纲发布时启动,事先规划好进度,并以大纲作为主要参考。我发现大纲中的知识点阐述详尽,有助于深入理解,只是篇幅较大、字体较小,可能导致倦意。因此,建议快速阅读以保持专注力。需要重复阅读两到三次,并配合老肖的1000题做一两遍,以巩固记忆。完成这些后,可以开始看《风中劲草》,同样反复阅读两到三次。后期,大纲就可以作为辅助工具,偶尔查阅。在此期间,除了做题和处理难以理解的概念外,阅读速度应尽可能快。对于马原部分,了解即可,不必深究,也不需背诵,只需留有印象。
时事政治的资料一旦发布,务必认真研读。近年来,随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引领,我国对政治教育愈发重视,时政部分的分值逐年增加,预计今年选择题部分可能就有十几分之多。在最后阶段,可以做各种模拟试题的选择题来检验自己,大题则关注解题思路。等到肖四是最重要的,务必全文背诵。蒋中挺的五套卷也可购买来做选择题,大题简单浏览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在暑假来临之际,我购买了一本单词书,提前翻阅了几次。重要的是,不必逼迫自己硬记每个单词,这是不切实际的。大多数单词能记住就已经足够了。接着,通过实践做历年真题来进一步记忆单词,并了解它们的出现频率。实际上,许多考试大纲中的词汇在真题中并不常出现,就算记住也可能派不上多大用场。光凭单词,英语学习远远不够,像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新题型等部分,还需要你能将这些单词串联起来理解整句话的意思。我个人使用的是张剑老师的《黄皮书》,完成了大约十五年的真题(我觉得其他各类模拟题没什么帮助)。我做了两遍,做题的同时,不仅要做题,还要复习生词、短语和复杂句子。直到考前半个月,我才开始着手准备翻译和作文。考试时,我选择先写作文,希望能用上之前背诵的内容。然而,完成作文后,我发现自己难以进入阅读的状态。尽管如此,最终的成绩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面对的是基础科学课程,如数学、物理和地质学。数学,尤其是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是理解地震波传播和地球内部结构的基础工具。我建议花大量时间在理解和应用微积分和矩阵运算上,这将有助于你解析复杂的地球物理模型。物理知识,特别是力学和电磁学,对理解地震的发生机制至关重要。地质学则提供了地球历史和构造的背景知识,它帮助从宏观角度理解地震现象。
进入专业领域,地震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学习需深入理解地震波动力学、地震源机制、地壳结构以及地震预测等主题。对地震波动力学,你需掌握波动方程的解法,并能分析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如何在地球介质中传播。在研究地震源机制时,理解震源断层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是关键。利用地震数据反演地壳结构是一项重要的技能,这涉及到数值计算和统计分析。至于地震预测,虽然目前仍存在许多挑战,但了解相关的理论和方法仍然是必要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材和参考书以获取基础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这会帮助你深化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模拟题,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网上资源,如学术论文和公开数据集,进行独立研究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尤其在数据分析和编程方面,Python或Matlab等工具的应用能极大提高效率。
别忘了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制作思维导图或者笔记卡片,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网络。保持对新科研进展的关注,参加研讨会或讲座,你站在学科的最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