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电路与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路与系统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复旦大学电路与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书从马原开始看,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往花了两三的小时才看不到十页,而且头昏脑涨,个人觉得政治报班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
考研数学方面:
我将复习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首阶段从2月底持续至6月底,主要任务是研读教材并完成课后练习,以深入理解基础理论、公式、技巧及知识点。次阶段为7月20日至9月20日,期间我专注于李永乐的全书,这里想分享的是,复习切勿贪快,因为质量远胜于速度,考试测试的是你的掌握程度而非复习时长。第三阶段在9月底到10月底,重温全书并再次演练,侧重解决上一轮复习中遇到的困难点和盲区。进入11月初到12月初,我会每隔两天安排一套历年试题,确保全面检查知识漏洞。接着,在12月初到月中的一周半时间里,通过大量模拟题来提升解题速度。最后的半个月,快速浏览一遍教科书,务必留意每个细微之处,如课后习题的推论或公式,同时保持每日做些数学题以维持手感。数学在考研中占据关键地位,同时也是压力所在,如果你的数学基础薄弱,选择学校时务必谨慎考虑。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可能是我所有考研科目中最擅长的部分,但我仍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习。我认为无论是优势还是劣势,都应该给予相同的关注,不能因为擅长而掉以轻心,对于弱势则需更加努力。由于考研不涉及听力测试,主要考察阅读和写作,所以我采用了一种针对考试的复习策略。大约从四月起,我开始做英语阅读的真实试题,从1993年开始,直到八月,我已经完成了一遍。其间,我也尝试了一些模拟题,但后来发现这并不必要,真题已经足够充分。面对单词书,我感到相当无助,不论书籍有多厚,我都只能记住一两个单元的词汇。于是,在完成二十年的阅读真题后,参考了一些考研辅导老师的建议(他们指出考研词汇的复现率很高),我决定全面回顾阅读真题中出现的所有词汇。我利用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筛选并收集了约700个生词,然后在接下来的四个多月里频繁查阅(类似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记忆法)。在实际考试中,这种方法非常有效,考场上几乎没有任何我不认识的词。对于作文,我背诵了一个模板,结果证明这个模板足以应对,最后我的作文得分还算不错。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电路理论的基础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石。对电阻、电容、电感的基本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要有清晰的理解。要熟练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二端网络定理等基本分析方法。
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电路定理是关键。如诺顿定理、戴维南定理、超定问题的解法等,这些不仅会在理论题中出现,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频率响应、滤波器设计等内容也需重点关注,因这是电路与系统领域的重要应用。
再者,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是电路与系统的两大分支。对模拟部分,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反馈理论、运算放大器的应用需深入研究;对数字部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础知识都需扎实掌握。
系统分析是一个重要的部分。线性时不变系统、系统稳定性、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都是电路与系统分析的基础,尤其是傅立叶变换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需凭大量习题来熟悉其计算过程和物理意义。
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需配合实验操作,凭动手搭建电路,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更好地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必不可少的。凭做一些经典的教材习题或者历年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并及时查漏补缺。多思考、多讨论,甚至尝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都能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