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暨大理工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暨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八月起着手准备政治复习,预计到九月底完成第一轮。考虑到模拟考试的时间,我选择在早晨专注于此,每天预留约两个半小时来研读政治。首先,我会观看一遍腿姐的教学视频,随后结合《精讲精练》阅读,并同步解答《1000题》,以此全面梳理知识点。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我计划完成政治科目的初次复习。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基础的稳固至关重要,我在暑假前夕大致通读了一遍教材,主要侧重于理解例题和部分课后习题,同时持续跟随老师的指导。进入九月,我开始接触真题,每天交替进行真题演练和错误修正,另一天则专心二刷全书,至十月中期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两个月,我全力投入模拟题的练习,期间再次重温全书,并将全书、错题集(我的错题集更偏向记录解题策略,如常数C的相关陷阱等)以及教材(如果携带不便,可以在寝室查找,特别是线性代数中一些定理的证明,尽管考试不一定涉及,但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记忆)随时备在手边。对于每道题目,我都尝试找出多种解法,将类似的题目整理在同一页面,从而归纳出通用的解题模式。
考研英语方面:
至于阅读,千万不要做模拟题,质量太差,我做了几天150篇就扔到一边了。真题我只做了一遍,从2002年开始做到去年,一开始比较难,所以我并不在乎正确率,主要拿来精读,查查单词,分析一下文章结构和思路,然后快速口头翻译,有的同学有笔头翻译的,我开始的晚,且把大量时间留给了专业课,所以只能进行口头翻译。英语做到13年以后,我再做后面几年的,阅读只错两道,于是我惊喜地继续做真题以及精读。11月中旬开始看凯文的写作,背不住,后期就自己改了一点模板然后背诵,套写,仿写,如果不是自己英语底子非常好,利用模板最后得分肯定比自己写的要高,翻译没有特别训练,考研的翻译还是很简单的,完型我一直不是很开窍,所以得分不高,但是发现今年的完型好像并不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字电子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核心知识点。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也是关键。例如,你需了解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以及布尔代数的基本运算规则。对逻辑门电路,要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和功能,并能熟练运用它们进行电路设计。
在组合逻辑电路部分,重点在于分析和设计。要学会使用Karnaugh地图简化布尔表达式,这是解决复杂逻辑问题的有效工具。对各种常用组合逻辑器件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器、加法器等,不仅要理解其功能,还要会用它们构建实际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的学习则需你理解状态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寄存器和计数器的设计,以及如何凭这些基本元素构建更复杂的顺序系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理解同步和异步电路的区别及其应用场合。
在学习存储器时,要明白ROM和RAM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中的应用。至于可编程逻辑器件,比如PLD和FPGA,理解其工作原理和编程方式是重要的,这也是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以理解为主,辅以大量的习题练习。理论知识的理解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来完成,动手能力的提升则需做实验或者模拟电路设计。利用在线资源,如电路仿真软件,你在没有硬件条件的情况下也能进行实践操作。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你尝试画出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巩固记忆,又能帮助你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找到解决方案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