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首师大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首都师范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专攻文科,因此对政治这类文科课程有一定的复习基础。我大约在8月份才开始复习政治,采取分阶段的任务来全面提升。初期,我只是浏览肖秀荣的1000题,专注于单项选择题,通常在一天的学习疲劳时段抽出20-30分钟来做题。我会略记一些关键知识点,并且务必标记错题,红色笔迹尤为醒目,有助于后续复习。对于复习资料,不必过于追求整洁,多做标记是很好的策略。整个8月,我的目标是完成所有政治题目的单项选择。
到了10月中旬,我开始搭建基础知识框架,使用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来整理知识网络。接着,我深入研读《肖秀荣1000题》,快速完成单选和多选,然后对比其他答案解析,理解的焦点应放在知识点而非单一题目上。将解析中不熟悉的部分记录在题目旁边或笔记本上,就像错题集一样,实际上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此时,正确率无需太在意,因为缺乏系统性的知识梳理,犯错是常态。
系统性地复习政治知识点通常需等待大纲解析发布,但去年它较晚推出,我记得是在9月份。在此之前,我已阅读了任汝芬的序列一,粗略翻阅了两遍,所以进度较快。哲学部分尤其耗时,但我有幸得到老师的指导,进展顺利。大纲解析至关重要,务必认真对待,在考研前至少要精读3-4遍。在此期间,可以穿插做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的多项选择题,因为它们难度较大,建议结合知识体系来解答,既能巩固记忆,也能提升论述题的表述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一直渣,我的建议应该只适用于英语不好的小伙伴,阅读的重要性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对比两次考试,感觉作文也很重要,我的习惯是拿上卷子先写作文,再做阅读和翻译,最后完型。所以一拿上卷子,如果开头顺后面自然答题状态也会好很多,否则真是从头慌到尾啊。。。我一战的时候拿到作文发现不太会写,一下子就慌了,导致阅读都没看太懂,属于看不懂阅读硬做题啊。等到二战考试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准备过的作文,一路顺畅,虽然比不了大神,但至少自己是满意的。上面说了这么多自己的感受,就是想说,作文很重要啊~不要等12月才开始,小伙伴们不要走我的错路~建议从10月开始一周一篇,多背作文,不仅要背英文(熟背,熟背,熟背),还要清楚每句对应的汉语!!!阅读的话,能做几遍就做几遍吧,答案记住了也不要紧,关键是要仔仔细细分析:为什么选这个,其他选项哪里错了(套路啊!)这个地方我无能,说不太清楚,大家在做题的时候自行领会一下吧。效果好的话,每做一遍都能有新体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高等数学,它是理工科学习的基础,也是理解复杂地理系统模型的关键工具。我个人认为,高等数学的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公式和定理的记忆上,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我建议大家要深入理解每一部分的基本概念,比如极限、导数、积分等,这些都是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多做题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途径,但一定要注重每道题背后的思路和方法,不是盲目追求答案。我还推荐使用一些在线资源,如Khan Academy或Coursera上的课程,它们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自然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在学习中,我强调的是对地理规律的理解和实地观察的重要性。首先要掌握地质、气候、水文、生物等基础模块的知识,尝试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理解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影响。阅读经典教材和学术论文帮助深化理解。利用地图、遥感图像等工具进行案例分析,提高实践能力。积极参与教师指导的野外实习,能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自然地理学的实质。
在复习阶段,我会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掌握程度,并及时查漏补缺。对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主动找老师或者同学讨论,有时候一个简单的例子或者换个角度思考就能解决困扰已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