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始终缺乏兴趣,因此备考期间总是推迟复习这一科。然而,回顾最终的成绩,我发现政治的性价比其实相当高。我启动了肖秀荣的一千题练习,在暑假里完成了两轮,并且整理了我的错误。到了十一月,新版本的一千题发布后,我又购买并完成了两次训练,同样对错题进行了梳理。最有效的工具大概就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模拟卷,我在最后阶段主要就是记忆这些大题。当然,每年都存在反押题的情况,这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总的来说,理解和熟悉政治内容至关重要,不能一味依赖押题。我个人认为,对于像我这样的理科生而言,参加辅导班由专业教师指导复习确实效果显著。
考研数学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的成功往往取决于数学的表现。即使数学优异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但数学不佳几乎注定失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数学的学习,这一点必须反复强调:认真学数学,认真学数学,认真学数学!首先,购买高质量的笔记本,要珍惜每一页,不轻易涂鸦;其次,记住勤动笔比单纯思考更有效,通过亲自动手计算,能明确自身的问题和弱点,同时提升计算技能;再者,面对难题时要有耐心,尽量独立思考,实在无从下手再查阅答案,并在题目旁做好标记,之后自己重新解答。比如,使用复习全书时,首次可用铅笔,第二次用红笔,第三次用绿笔,标记出难点,这将帮助你识别弱项,标记多的题目应重点加强训练,参考其他教材找相似习题练习。这样做还能节约时间,后期复习更有针对性,若时间紧迫,只需关注标记过的题目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考研英语大纲要求的5500个词汇量是备考的关键,然而,大部分考生都在记忆单词的艰难任务中挣扎。我在初次考研时就败在了大约三分之二的生词上。但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只要能大致识别单词,解题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占据了英语考试的主要分数,自初中起,我就对此颇有自信,阅读速度快且准确率尚可。
充分利用真题至关重要。我一共做了三次,每次的表现都有所提升,当然,有些题目到最后我已经熟悉到不用看完全文就能选出答案。让我最头疼的就是新题型部分。起初,我迅速完成了历年真题,感觉做起题来犹如神助。那时我以为新题型并不难。然而,一个半月后做第二遍,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错了那么多,我当时也是懵了,不明白为何第一遍正确,第二遍却失误连连。这个问题到现在仍是个谜。到了第三次,虽然比第二次稍好,但仍然不如第一次。如果非要说个理由,只能说可能是缺少了第一次的那种直觉吧。新题型分为两类,一类是七个句子挑选五个放入原文,另一类是排序题,后者确实颇具挑战性。考前一周,我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因为这种题型的成绩总是飘忽不定,这对于喜欢掌控一切的摩羯座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不过,应对新题型有个诀窍,那就是保持冷静。无论难度多高,都要耐心寻找线索,专心致志。要做到这点,前提是在之前的题目上提高速度,为新题型留出充足的时间。幸运的是,今年并未考查排序题,我也发挥了不错的水平,真是谢天谢地。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的构成、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通信系统模型。
在学习过程中,我首先建议大家深入理解信号的基础知识,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傅立叶变换的应用等。这是通信原理的基石,对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接着,你需熟悉各种调制方式,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并理解其优缺点及应用场景。
对信道编码部分,比如Hamming码、CRC码等,不仅需编码规则,还要理解其纠错能力的来源。理解噪声对通信的影响以及如何凭均衡器、分集技术等方式对抗这种影响也是很重要的。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DFT(离散傅立叶变换)和FFT(快速傅立叶变换)是高频考点,一定要熟练掌握计算过程和应用场合。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通信系统模型,例如AM、FM、PM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扩频通信的基本思想,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见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个人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尝试自己搭建一些简单的通信系统模型,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也十分必要,这不仅检验理解程度,也能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
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每次学完一个新的知识点,都尝试用自有的话复述一遍,这样帮助你巩固记忆,理清思路。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或者向老师教,避免留下知识盲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