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山大海洋研究院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在10月1号准时开始复习的,政治红宝书先看了一遍,题没做。看完一遍后,拿2000题开始做,做完一节对答案,不对的做个记号(注明一下:肖秀荣的2000题答案就在题目下端,有利有弊,我建议在做第一遍时拿一个纸片挡着,错的好好看看注解。最终冲刺时已经没有时间每道题都研究了,只能靠印象了)。到了12月份我发现又忘的差不多了,我又看了一遍红宝书,复习了一遍2000题,就基本到考试了。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考研数学,分为数一、数二和数三三个类别。自我评估,我的基础还算扎实。数学复习通常需经历三个阶段。首先,你可以选择研读教科书,但目前市面上的复习全书也非常完善,可以直接使用。其中,张宇的高数18讲、线代9讲和概率论9讲,配以张宇1000题;汤家凤的复习全书及1800题;还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660题,推荐挑选一套跟进。(我个人是完成了所有这些题目的)。高数的第一轮复习大约从3月持续到7月,主要任务是学习复习全书并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不必强求全部做完。第二轮复习集中在8月至9月,期间除了继续练习,还可以尝试张宇的新习题集,如闭关修炼180题,或初步接触历年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即10月至11月,应专注于做真题,从1987年至最近一年,如果时间充足,尽可能多做;若时间有限,至少要做近十年的真题,并重复练习。考试前夕,可以做一些市面上的模拟卷,如最后八套卷或四套卷来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使用张剑的历年考研英语真题集配合解析来学习。对于词汇的记忆方法,我起初从2004年的阅读理解开始,一路回顾至1997年,碰到生词便记录在笔记本中,并时常翻阅记忆。此外,推荐观看《恋练有词》,记住,英语水平的提升是个持久的过程,重复记忆至关重要,因此别怕麻烦。关于阅读理解,我深入研读了何凯文的《五夜十篇》。虽然初读时可能感受不深,但坚持下来你会发现自己的阅读能力显著提升。必须指出的是,阅读技巧的基础始终是词汇量。目前阶段,建议每日完成一篇1997年至2004年的真题阅读,以熟悉考研词汇并把握阅读理解的思维方式。考研阅读主要测试对细节的把握及对全文框架的整体理解,可能会有些许困惑,但随着练习的增加,你会逐渐领悟其中奥妙。进入7月,可着手处理2005年至2012年的真题,至少做两到三遍,目标是理解每个单词的含义,分析句子结构,洞察段落间的关系,以及提炼文章主旨。到了10月,可以开始做2012年之后的题目,因为这些更接近实际考试,值得反复练习,这样能洞悉出题者的意图,巩固已学单词,同时扩展词汇量。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使系统稳定、快速且准确地达到预定的目标状态。在备考过程中,我首先把重点放在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上,如系统的稳定性、可控性和可观测性,以及线性定常系统的传递函数、频率特性等基础理论。
对稳定性分析,Laplace变换和根轨迹法是我特别关注的部分。Laplace变换在解决控制系统动态性能问题时非常有效,根轨迹法则能直观展示系统稳定性与参数的关系,帮助理解系统动态行为的本质。这些都需大量的练习熟练运用。
接着,控制器的设计也是重点。PID控制是最常见的一种,理解其工作原理,熟悉其参数整定方法至关重要。现代控制理论中的状态反馈和观测器设计也是需深入理解的内容,尤其是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应用,它是控制器设计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加深理解,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尝试分析飞机的自动驾驶系统或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问题。利用MATLAB的Simulink工具进行仿真,帮助直观地看到控制策略对系统动态行为的影响。
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坚持定期做题,凭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每次做题后,不仅要关注答案是否正确,更要反思解题思路,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不同的解题方法,不仅拓宽思维,也能增强对知识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