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物理系材料与化工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厦门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八月份开始看徐的超级红宝书,仅当阅读材料;1000题的做法是先凭印象做一章题,看对应一章,之后凭印象检查所做的题,对答案,看讲解,这一阶段完成后基本对政治整体和选择题出题位置搞清了。而后红宝书出现,读红宝书——真心难读,看了之后各种困,好在前期工作有一定积累,读起来还算通畅,看过之后再来一遍并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之后买的小草,看要点,看了两遍,对应着上述1000题做法来了一遍。之后小草的要点一遍,做过的错题扫一遍。基本到了最后一个半月,各种模拟题蜂拥而至,半个月的模拟题磨炼,完了就是背时事、看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每一道题都要做到最后,不要一看会就不做了。这是我血淋淋的教训。我之所以再来一年就是忽视了这一点。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你可以任意挑选一本包含考研词汇的书籍,每日攻克一单元,并在次日抽出少许时间复习。初期务必重视单词记忆,我在强化和冲刺阶段稍有松懈,后来在准备写作时发现许多词都不记得了,于是又回头每天复习单词。同时,每天收集一些精彩的短语,说不定在写作时能派上用场。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每个题目两分,自然成为考研英语的重点。再者是翻译,起初我把历年真题的翻译部分抄入一个小本,逐日翻译五个句子。然而,尽管我能理解句子含义,却难以准确转化为通顺的中文,加上有些拖延,我没太当回事。直到考前一个月,我做了一套模拟题,才惊觉翻译得面目全非。于是,我迅速用A4纸整理了所有真题的正确翻译和分解,接下来的一个月,每天晨读时朗读五句,不断重复。这种方法不知不觉中提升了我的翻译能力,在这次考试中,由于新题型耗费太多时间,我没有充分阅读上下文,只是大致浏览后直接翻译,但预计分数不会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度颇深的学科,它涉及到晶体结构、相变理论、固态物理、化学键合、材料性能等诸多领域。在准备这门考试时,我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晶体结构的理解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理解并能熟练应用布拉格定律去解析X射线衍射图谱。对不同类型的晶格以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要有深入的认识。
材料的化学键合也是重要的一环。要理解金属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区别和特性,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电学性能等。这部分知识需结合化学原理进行深入学习,比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材料制备和腐蚀过程中的作用。
再者,固态物理的知识是连接微观世界和宏观现象的关键。费米面、能带结构、电子输运等概念的理解,能够帮助解释材料的导电性、磁性等问题。这部分内容抽象但十分重要,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大于死记硬背”。尽可能凭实例来理解理论,比如凭实际材料的性质来反推其内部结构或化学键类型。做题是检验理解的有效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并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建议大家寻找一些优秀的教材或者参考书,如《材料科学基础》(周志宏)、《固体物理导论》(黄昆)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Khan Academy等在线课程,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概念。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找到一起备考的同学,定期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料,相互激发思考,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