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会计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西北师大商学院会计学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西北师范大学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进入十一月,我开始了第二轮复习,主要集中在解决历年试题。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命题人讲真题》来练习,完成了选择题部分。虽然我没有足够的时间解答主观题,但我会思考并记录答题思路,因为我认识到实际写作与构思是不同的体验。期间,我还购买了肖秀荣的《考点预测背诵版》和《形势与政策》。前者对我而言效果有限,而后者我认为还是值得一看的。肖秀荣教授在他的公众号上会发布最新的时事内容,直至十二月,这些都有可能成为考试题目。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大家不应过度依赖所谓的大胆预测,不能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接近考试时,我发现几乎每个人都在背诵肖四(至少在我所见的情况下,图书馆外每晚都有成群结队的同学站立着背诵,景象十分壮观)。诚然,肖四对于主观题的解答提供了素材,背诵它确实很有帮助。然而,我们不应以押题的心态去背诵,误以为只靠肖四就能万事大吉。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复习可自七八月起始,首先回归教材,深入学习并掌握各种解题策略。接着,结合考试重点进行复习,并逐步整理个人的学习笔记,以便日后查阅。对于高等数学的历年试题,应打印出来,多做模拟练习。尽管许多人觉得这些题目容易,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能得满分140分的人并不多,这足以证明其难度。务必理解每个问题的解题方法,当你完成所有题目后,你会察觉到命题其实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愿意,你可以将每套试题中相似或相关的题目整理在一起,这样有助于理清思路。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基础知识相对扎实,四级考试结束后,我用了六个月的时间专注于听力训练,如BBC、VOA和The Economist等资源,期间并未刻意练习阅读和写作,但这段时间里,我的听力和阅读能力都有显著提升。尽管研究生入学考试不包含听力部分,但我深信听力在语言学习中至关重要。置身于语言环境中对于外语学习极为关键,而听力训练正好提供了这样的输入。通过不断地听、暂停、记录,以及反复理解新材料,不仅听力会进步,思维方式也会逐渐适应外语。例如,完成一次一分钟的听写练习,可能需要多次播放、暂停,记下内容,查阅不懂的地方,学习新词汇和表达,并模仿音频朗读,这一系列步骤涵盖了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不过确实耗时颇多,根据个人水平不同,可能需要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我认为投入的这些时间是非常有价值的。说到参考书,我想黄皮书应该是大家首选的。我个人使用黄皮书时,感觉效果平平,而丁晓钟的真题解析对我帮助很大,只是它在剖析文章整体结构上略显不足。总的来说,这本书帮助我找到了应对真题的正确节奏和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组织行为、决策制定、计划策略、领导力、控制与评估等多个方面。在备考期间,我深刻理解到,掌握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对理论部分,如法约尔的管理五项职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等经典概念,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案例分析是管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会定期阅读最新的商业案例,尝试用管理学的理论去解析和评价,这既锻炼了我的批判性思维,也帮助我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凭对星巴克的市场扩张策略或者亚马逊的创新管理进行分析,我更好地理解战略规划和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再者,实践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建议大家找一些团队项目参与,或者模拟企业运营的游戏,这样直观地体验管理过程,感受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管理原则。比如,凭模拟企业的决策流程,理解决策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以及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我还发现,多角度思考问题很有帮助。管理学并非孤立的,它与其他学科如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都有交叉。我经常尝试从这些相关领域的视角去看待管理问题,这样不仅拓宽视野,也能深化对管理学的理解。
我强调的是持续学习。管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新的理论和实践总在涌现。保持对新知的好奇心,关注行业动态,是持续提升自有的一条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