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东南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全攻略:数学学院高分上岸秘籍大公开!

东南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一开始是马原,到思修,到近代史,再到毛中特,到11月中后旬才听完,但这只是从框架上去把握的,然后还得把四本讲义看一遍。政治红宝书我也买了,但我一直没有翻过。由于政治的真题具有时效性,因此真题的意义并不大,等我把四本讲义看一遍,基本已经到了冲刺阶段,这时候,时政部分的讲义也来了,我一方面是通过看老师归纳的热点与评析,另一方面是通过做冲刺题。政治的冲刺阶段都是做的冲刺题,再根据冲刺题的考点把相应的讲义内容过一遍。肖四肖八蒋五我都买了,我好像是考政治的前一晚或者前两晚才开始背的肖四的大题,那天晚上我一直在背肖四的大题,背完就睡觉了,想想我也是醉了。
考研数学方面:
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把数学花最长时间,我也是。先说说总体规划吧,7月份之前把课本要过一遍,课后习题当然要做,不过挑着做,随便做做就行,没必要全做。然后7、8月份要刷全书了,我是因为前期有老师带着学过一遍,第一遍的时候错题就不多。到了9月份要开始刷真题了,一天一套吧,然后每个人选择的真题不一样,有的是十年有的是15年,我是全都做了。然后开始一边刷全书,一边刷真题,第二遍要好的多,这时候真心觉得老师讲的很多解题思路和方法都很有用。第二遍真题我是按章节做的,这里每个人做法不同。然后开始第三遍真题,第三遍真题我是按照百分卷做的,就是新买一套题,在重新做一遍,这时候135、140以上很正常了,这时候真题还是有不会的,没办法就是这么坑,做完第三遍第四遍我就开始专门做错题,不会的题。做完错题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只做了近十年的真题。这里建议大家买两个人的真题来看,因为答案有时候会不一样,我说的是解题思路和角度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个人认为复习的还不错,输在了最后的战略选择上。英语我是从7月份开始的,我备考也是从7月份开始的。大家在3,4月份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英语了,一天2,3个小时。单次我用的朱伟《恋恋有词》,有时候睡觉的时候也可以拿来催眠哈哈,单词基本就没问题了。阅读是分数占比最高的,作文跟的是王江涛,作文高分就一个字:背。背什么,不是背模板,而是背涵盖所有话题的高分作文,这些都会给你总结出来,背就是了。我到后期基本上大小作文各背了10篇,滚瓜烂熟,考场上就是替换其中的关键词和句子就行了。那为什么我考得不高呢?因为我的战略是,重点抓阅读和作文,一共占70分,我想这两块做好基本不会低,但是我错了。我考试的时候先做的阅读和作文,做完时间就只剩一个小时了,这时候还有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我做的很急,到最后完形都没做完,剩15个空全选C。这就是一些失败的经验。所以我认为,英语这门课哪一块都不能放弃,你可以有侧重,但不能放弃,能捡多少分是多少分,加一块总分就会很高。所以时间这一块一定要安排好,提前做好模考,卡时间,确保每一块都能发挥个差不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计算和公式,更是关于数据的科学理解和解释。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变量、总体、样本、概率分布、假设检验等。你需深入理解每个概念背后的含义,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在统计学中,描述性统计和推断性统计是两大核心部分。描述性统计主要涉及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展示,如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的计算以及图表的使用。推断性统计则涉及从样本数据推断总体参数,包括抽样分布理论、置信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等。这部分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对公式,关键公式并理解其背后的原理。例如,t-分布、卡方分布、F分布的性质及其在假设检验中的应用,贝叶斯定理的计算等。熟练运用Excel或R语言进行实际计算,这不仅能提高效率,也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统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要完成课本后的习题,还要广泛涉猎各类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凭大量的练习,你熟悉各种问题类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遇到难题不要怕,尝试自己分析,实在无法解决再查阅资料或者寻求他人的帮助。
参与一些研究项目或者数据分析竞赛,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记忆。这样,你会发现统计学不再枯燥,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