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圆满落幕,12部作品脱颖而出

5月24日,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于上海大学延长校区举办。此次颁奖典礼由信谊基金会主办,上海大学文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共同协办,并获上海市作家协会大力支持。本届组委会共收到参赛作品974件,其中图画书组作品325件,文字组作品649件;两个组别的收件量均超过以往,为历届之最。
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终评现场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孙慧阳、南京艺术学院副教授唐彦、上海九久读书人副总编辑孙玉虎、信谊图画书原创总编辑赵晓音四位初审委员历时三天,最终评出36件作品入围决审,其中图画书组20件,文字组16件。由儿童阅读专家王林(评审主席)、画家王祖民、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杨忠、信谊基金出版社总编辑陈晓玲五位决审委员组成的决审团,经过两天的斟酌讨论,最终评出:图画书组作品佳作奖2部,入围奖5部;文字组作品佳作奖2部,入围奖3部;共计12部作品荣膺奖项。
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暨工作坊
“信谊图画书奖”旨在让更多孩子看到从我们自己文化中孕育而生的原创作品,没有隔阂地从实际生活经验中学习,在自己的语言文化中浸润,成长为一个有自信而且认同自己文化的人。一直以来,奖项以奖励中国原创图画书与儿童文学、培育本土创作人才为宗旨,坚持以儿童为本位,不断推出精品图画书。正因如此,“信谊图画书奖”被诸多年轻的创作者视为“出道起点”和“加油站”。
活动现场
如今,“信谊图画书奖”已走过15届,在15年的岁月中见证了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茁壮成长,见证了每一位创作者的不懈努力。本届典礼上,主办方信谊基金会张杏如董事长从远方捎来特别的祝福,这封充满希冀与鼓励的致辞由“信谊图画书奖”发起人之一、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现场朗读。
信谊基金会张杏如董事长
在致辞信中,张杏如董事长回顾了“信谊图画书奖”一步一个脚印所走过的历程。“2009年,我们和关心儿童早期阅读的十九位横跨教育界、儿童文学界、艺术界和阅读推广的专家学者们,共同发起、创立了‘信谊图画书奖’。15年来,我们的颁奖典礼从南京出发,已经跨越了8座城市——南京、北京、厦门、济南、上海、杭州、深圳、西安,散播图画书和早期阅读的种子……15年来,我们激励了年轻创作者的热情,也见证了原创图画书的蓬勃发展。”
“信谊图画书奖系列”新书《你怎么说,鸭子?》
“信谊图画书奖”15年来共颁出了169个奖项,出版了29部作品,即“信谊图画书奖系列”,该系列作品里,已有多部授出了国外版权,有多部获得国内外其他重要奖项,如博洛尼亚童书大奖、德国“白乌鸦奖”等。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梅子涵朗读致辞信
“信谊图画书奖”发起人之一、儿童阅读专家兼图画书译者王林担任了本届评审团主席。虽然他因故遗憾缺席典礼,但提前完成了评审综述,并请同为本届评审成员的刘海栖现场代为阐述。
儿童文学作家刘海栖代王林阐述评审综述
在评审综述里,王林回顾了各阶段认真缜密的评审工作,提到了“信谊图画书”在工作流程中评审的“独立性”与“专业性”。他特别提到最后的讨论环节:“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环节,因为可以从不同评委的视角中看到图画书的各种观念,包括教育观、儿童观、艺术观、阅读观、出版观——从某种意义上讲,图画书就是这些观念的碰撞和结合。”谈及对本届参赛作品的整体评价,王林提到,参赛作品或是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或是从传统文化中寻找故事,有的作品充满想象力,捕捉中国人的独特情感,有的是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发现童真童趣,这些作品具有一定的创作水准。同时,他也指出了创作上的不足之处:“部分作品还比较稚嫩、故事逻辑还需加强、儿童观念还要更新,但是我相信,假以时日,大家一定能写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所以,无论是否得奖,请各位创作者都把此次参评作为起点,不要停止创作。”
第15届“信谊图画书奖”获奖名单
图画书创作奖获奖名单
佳作奖:
《哈哈的心事》,文·图/赵婉琦
《睡吧!!熊熊》,文·图/朱离
入围奖:
《谁在那里?》,文·图/朱离
《有只乌鸦想喝水》,文·图/孙可可
《小早,小草》,文·图/陈叶萍
《猫也可以见国王》,文·图/周学洋
《嗷嗷嗷嘠嘎嘠咩咩咩汪汪汪》,文·图/黄奇伟
图画书文字创作奖获奖名单
佳作奖:
《千足虫慢递公司》,作者/王悠然
《一块豆腐当大侠》,作者/李真
入围奖:
《嘴巴》,作者/晓苏
《又一个信封受伤了》,作者/龚房芳
《谁把小蜗牛弄哭了》,作者/王嫽
颁奖礼上还宣布了第16届“信谊图画书奖”征奖正式启动。收件日期将从2025年6月1日持续至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