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涌入养老行业,志愿填报紧盯“银发赛道”

博主:fm5i0dxdb2j0考研资深辅导 2025年07月02日 07:39:25
00后涌入养老行业,志愿填报紧盯“银发赛道”

“长长的路,慢慢地走”,人才是织就幸福晚年的那根“针”

养老之路,道阻且长。解决老人急难愁盼,锚定老年友好型产业,挖掘老龄社会潜能,激发老龄社会活力……千头万绪,需一根“针”来织就“银发族”晚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这根“针”正是专业且充满热忱的养老人才。

国家层面已在发力。民政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全面部署人才的吸引、培养、用好和留存。2022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也鼓励养老企业自主开展从业人员技能等级评价,推进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这些举措,都在努力改变社会对养老行业“脏累苦”的刻板印象,提升从业者的职业尊严和社会认同。

高校教育也正积极回应。养老服务管理、老年保健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老年护理等专业,共同构成了应对老龄化的核心人才培养方向。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高校相关专业点超过770个,中高职布点更是多达3300余个。

站在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路口,面对被热议的银发经济蓝海,我们该如何选择,三位“00后”先行者结合自身经历,为想报考养老专业的同学们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毕业的邓春梅强调,要干养老行业,最重要的就是常怀“爱心”和“耐心”,这样才能让老人活得安心、静心、舒心。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银发养老新媒体创始人刘德茂强烈建议,别光听人说,先“下水”试试深浅。他曾以志愿者和义工的身份,调研了46家养老机构,深刻体会到老人更渴望的是精神陪伴。理论与实践相互碰撞,才能擦出真知灼见。

择校选专业需“火眼金睛”。同样是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的张宇则提醒,养老专业的细分很多,如老年智慧与管理更偏向于信息专业技术,老年服务与管理偏向于行政管理,老年护理更偏重生活照护,在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前,一定要根据自己职业规划来做选择。选对方向,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人才是织就幸福晚年的“金针”,但仅有针线不够。蓝海之下,暗礁与宝藏并存,当00后手握专业推开通往银发世界的大门时,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00后涌入养老行业,志愿填报紧盯“银发赛道”

蓝海里的“弄潮儿”,00后眼中的机遇与定力

当大众还在用“护工”、“端屎端尿”的刻板印象定义养老行业时,一群年轻人正敏锐地嗅到时代机遇,勇敢打破定义,创造新成就。

这片蓝海究竟有多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达到31031万人。这意味着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面对银发浪潮的现状,《“十四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和托育建设实施方案》等顶层政策相继出台,体现了国家对养老产业与养老事业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也标志着老龄产业正迎来重要的“窗口期”和“黄金期”。

挑战固然巨大,伴随老龄化浪潮而来的,有社会保障承压、劳动生产率待提升、财政负担加重;但机遇同样诱人,银发市场亟待激活、老年人力资源潜能无限、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空间广阔。

化危为机,关键在于行动。于是,一批敢为人先的年轻人,率先踏入这片充满未知与可能的领域,立志成为“银发经济”的弄潮儿。

00后的张宇,目光如炬。他坦言,驱动他踏入养老行业的首要动力,是那片“银发蓝海”展现出的广阔市场前景。

“智慧养老、老年健康管理、文娱社交服务,养老行业的每个细分领域都释放出强有力的发展信号。”他分析道。这份蓝图在家人眼中却曾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但张宇顶住压力,毅然决然报考了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

“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行业上升期至少还有二三十年。我们现在二十多岁入行,干到五十多岁,而行业还在往上走。”张宇的回答透着对未来的笃定。

如今的张宇作为联合创始人在长沙和朋友创办了银发养老自媒体工作室,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扭转了家人的看法,赢得了支持。

被问及如何描绘“心中的银发行业”时,张宇脱口而出:“长长的路,慢慢地走”。这既是对行业深耕细作特性的认知,也是他“不求速成,但求长久”的战略定力。

邓春梅则给了一个诗意的答案——“时空折叠师”。她渴望用创新的服务,折叠代际鸿沟,为老人创造更多元、更自在的晚年。

而刘德茂,则沉稳地吐出一个字——“稳”。这与张宇不谋而合。刘德茂说:“节奏快慢不是关键,关键是你知道自己要什么。既然选择了银发养老这个赛道,无论外面世界怎么变,我个人的步伐要稳。得沉下心,扎进去,打磨好产品或服务。”

蓝海之下,亦有暗礁。当前养老行业在服务能力、质量、效率等方面,与老人的真实需求仍有不小差距。唯有将“稳”字贯穿始终——稳健投入、稳扎基础、稳提质量、稳控风险,在解决真问题、满足真需求、锻造真能力上下硬功夫。

毕竟,银发经济的“蓝海”呼唤的不仅是乘风破浪的勇气,更需要洞悉暗礁的智慧与行稳致远的定力。

定力指引方向,而破局的密码藏在“创新”里。当青春的“朝朝”撞上银发的“暮暮”,那些曾被质疑“不能吃苦”的年轻人,正用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写下养老叙事的新脚本。

00后涌入养老行业,志愿填报紧盯“银发赛道”

“朝朝”遇上“暮暮”,00后用创新改写养老叙事

AI陪伴机器人、智慧护理床、远程监测手表……在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00后参与设计或应用的智能化适老产品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这群曾被质疑“不能吃苦”的年轻人,正用各个维度的创新改写养老叙事。

2002年出生的邓春梅,曾用一封信,完成了一次对传统照护边界的温柔突破。

在养老院工作时,她遇到一位烟瘾极大的爷爷,一天要抽三四包烟,甚至会躲在卧室偷偷抽,这不仅对个人身体健康有危害,还有引发火灾的危险。循循善诱的劝导、三令五申的禁烟令,甚至是美味零食的诱惑,都如同撞上一堵坚硬的铁墙,被老爷子默默推开。春梅没有放弃,她开始探寻老人背后的故事。深入家访得知,老伴的离世让香烟成了老人麻痹锥心之痛的唯一出口。

如何抚慰这份思念?邓春梅向家属借来了奶奶生前笔记,一笔一画模仿其笔迹与口吻,“伪造”了一封来自“天国”的信。字里行间满是未尽的牵挂和对爷爷健康的深切忧虑。这封特别的信,最终触动了老人的心弦,老人同意戒烟。

与此同时,刘德茂则用银发养老新媒体的“新瓶”,装下了养老院宣传的“老酒”。他摒弃了传统的“发传单”的模式,而是转战互联网与短视频进行推广。此举不仅提升了机构的知名度,也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入住率。

当青春的“朝朝”遇上银发的“暮暮”,创新就是那座最坚实的桥。00后的创新,以深度共情作为底色、用新方法、新工具去洞察和满足需求,共同描绘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幸福图景。

“让天下老人都有幸福的晚年”,这不仅是民族夙愿,更是00后躬身入局的初心。随着更多新生力量涌入,这片蓝海正掀起巨变。

正如张宇所言:“长长的路,我们一起慢慢地走。”养老行业的发展,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记住,选择养老不是选择终点,而是选择成为巨变的开始。

参考资料:

1. 民政部,《2023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2023年

2.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4》,2024年

3. 翟盼宁,《新时代我国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2025年

4. 敖蓉、李思雨,《当年轻人加入银发新赛道》,2025年

5. 真叫卢俊,《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从事养老行业了》,2023年

6. 陈夏琳、于利蓉,《市场洞察: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机器人如何赋能智能康养?》2025年

7. 孟哲,《托举起老年人的幸福生活》,2022年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