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孩子

主要是在上一篇评论区讨论最热烈的是这一条,所以我再专门开一篇,多说几句。
咱们这篇不是鼓励大家生孩子,也不鼓励大家不生孩子,主要是我负不了别人的责任。标题说的是 " 穷人 ",也是因为上边的评论,本文主要聊的还是咱们绝大部分普通人。
首先第一个问题,生孩子是不是会导致压力上升?
是的,生孩子会大幅提升生活成本,而且很多是没法消减的必须支出。这个没啥可回避的。
咱们经常说,人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干啥的?这个问题到了三四十岁,就特别清楚了,绝大部分人只有俩主线任务:一是给父母送终,二是把孩子养大。
除了主线任务,还有无数的小任务,比如跑图开荒,探索地图,玩玩其他副本,或者其他的打怪升级赚金币提升装备。不过深层次讲,这些支线任务本质都是为了这俩主线任务服务的。
而且 " 人生 " 这个游戏类似《艾尔登法环》或者《只狼》这种虐人游戏,如果装备好,级别高,金币足,可能相对容易一丢丢。但也没容易到哪去,我见过太多有钱人,照样被自己的孩子折磨得要死要活。
比如有个朋友家孩子,毫无征兆,上了高中,性情大变,突然就不去学校了,天天在家打游戏,跟父母的争吵慢慢升级到了出手打人。父母再有钱,碰上这事一样懵逼,每天以泪洗面。后来送到那种戒网瘾的学校,发现里边关了一堆同款娃。
反过来讲,如果装备差,金币少,还手残,那这个游戏会难到你怀疑人生。当然了,现实里绝大部分人也都在怀疑人生。
一旦主线任务结束,送走老人,孩子上了大学,人就会类似游戏通关一样,有种茫然无措的感觉,打过游戏的都懂。
抚养孩子的时候天天想的那些事,比如 " 等孩子上了大学,我就天天玩游戏 / 钓鱼 / 环游世界 ",等到了那一天,会发现索然无味。
其实从基因角度来看,你有了后代,并且后代已经确认存活,这幅躯壳可能在基因的眼里已经没意义了。这也是为啥绝大部分人到了三四十岁就变得没了任何爱好,或者开始偏爱那些没啥意义、动作幅度较小、低功耗的东西,比如盘串、钓鱼、养鱼、喝茶什么的。
那如果不生孩子呢?
那就是主线任务提前结束了一个,另一个难度不太大。毕竟有了孩子你得天天看着,上了学得天天接送,很少有人这样对父母吧。人生的游戏难度一下子就降下来了,这样你就有很多时间在这个地图上瞎溜达。
这个 " 溜达 " 在初期是很爽的,比如很多人不结婚不生孩子,或者只结婚不生孩子,二三十岁这些年可以玩的东西很多。到处旅游,吃好吃的,买各种奢侈品,反正怎么欢乐怎么来。
但是到了四十岁左右,慢慢该玩的也都玩过了,重复几次也觉得乏味。很多男性出现了类似 " 电子阳痿 " 一样的症状,对生活中大部分东西都失去了兴趣。女性可能本来超级爱衣服化妆品旅游,到了一定年龄也都没兴趣了。
而且年轻时候你可能有很多朋友,大家聚在一起分外欢乐。但是到了一定年龄,大家慢慢都 " 孤岛化 " 了,大家都在操心自己那一亩三分地,互相联系越来越少。你能找到的玩伴也越来越少,你约他们,他们也都有事,离得也远,想聚聚越来越难。
我跟不知道多少丁克们聊过,他们普遍的态度就是 " 无聊 ",没啥事可做。想想也知道,那些游戏里的快乐是哪来的?其实就是千辛万苦打败某个 Boss,然后获得了巨大的快感。或者为了打败 boss,满地图刷小怪捡装备,小装备卖了换钱,去买更牛逼的装备。
孩子的人生各个阶段,就是你的 "BOSS 关卡 ",让你痛苦,也让你有了很多探索感和成就感。
能看出来吧,去掉了 " 孩子 ",相当于这个游戏的难度凭空下降了一大截。但问题是,如果一个游戏太简单了,也没啥 boss,玩得就没啥意思了。
到此,生活变成了个大 " 围城 ",一部分人因为游戏太难压力超大,与此同时一部分人却因为没啥事可做感觉无聊。
说到这里,也就清楚了,其实生不生孩子这事,本质是一种观念,并没有对错和利弊之分。很多人生孩子之前各种讨论分析可能性,生出来之后发现完全不对味,跟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不生的那些人,很多到了一定年龄也开始陷入自我怀疑,觉得如果当初生个孩子,其实也没那么难?
也就是说,不管你选哪条路,今后大概率都会后悔,纳闷自己如果选了另一条路,生活会不会好一些。
那回到具体问题上,也就是咱们今天的标题,穷人到底该不该生呢?
很显然,如果对应成游戏,那穷人无疑玩起来要难得多,因为你没金币,没法刷装备,碰上麻烦只能是硬抗,游戏体验要差太多。
所以很多穷人家庭都是鸡飞狗跳的。尤其很多父母,在外边工作压力很大,钱又赚不到多少,回家之后精疲力尽。
对孩子根本没有任何耐心,动不动又打又骂,这些孩子长大之后普遍有点问题。比如胆小怕事,容易冲动,容易放弃,对自己的看法比较消极,容易陷入失败主义情绪,这在那些从小被父母打压的孩子身上特别明显。
现在坚定不生孩子的人,很多都出身贫困家庭,家庭生活对于他们来说没啥好印象,纯粹就是各种抱怨、语言暴力、羞辱。
此外还有个大问题。
全社会都在激进地想 " 跨越阶级 ",不过跨阶级这事本身就是个零和博弈,90% 的人最后只能吃到 " 贝塔红利 ",也就是时代红利,智商、精力、知识水平都不足以让自己大幅超越别人。
这种情况下,拼命想跨越,本质就是一种自我折磨。有不少人就是觉得自己孩子应该跨越不了,所以不该带到这个世界上来。还有不少人,单纯就是太想进步,往死里折腾孩子和自己,可孩子跟自己一样,都是普通人,怎么逼都没啥进展,而且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好说话,代际冲突也逐步增大。
现在不婚主义和不生主义思潮的崛起,本质也是太多人目睹了自己原生家庭对自己的 " 摧残 ",又目睹了身边人婚后的鸡飞狗跳,开始坚定地觉得不婚不生最好。
其实大家应该也都注意到了,当下最痛苦的那批,就是对孩子的期望严重超了自己本来的水平。孩子天赋极其一般,还使劲报课;自己条件非常普通,还总想给孩子最好的,又是花钱长见识,又是各种兴趣班。不仅把自己和孩子折腾的非常惨,还把那些小年轻给吓了个半死。
所以我觉得,所有人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咱们这辈子到底目的是啥?
几十年前社会整体是很穷的,所有人都得使劲往上爬,爬慢了,人生可能都掉坑里了。
但是到了现在,随着社会逐步走向正轨,就算不出头,就算找个体力劳动,可能也没那么难。再说了,到了现在这个阶段,绝大部分好东西都能找到平替,或者拼多多版本。
比如以前我们说有钱人吃 " 山珍海味 ",除了少数珍稀动物,其他的绝大部分已经对普通人开放了。甚至传统富人标志,鱼子酱,价格也被浙江和四川老铁给打下来了。天天吃肯定是吃不起,偶尔体验一下也不是难事。贵妃当年用军情驿站传送的荔枝也才 9 块钱一斤,天天贵妃待遇。
富人可以坐百万豪车,普通人如果挤地铁,那体验没法跟别人比,但你开个四五万的破车,体验差距就不大了。
还有很多东西干脆彻底平权了,比如现在最有钱的人,也在用苹果手机,吃麦当劳,普通人也可以啊。
至于孩子学习不好,不好就不好呗,反正绝大部分人都不好,这也是排位赛这种零和博弈必然的结果,能咋地?说不定有隐藏技能呢。
所以说现在其实摊了个好时候,没必要那么焦虑。放下焦虑重新开这个世界,其实也就那样。
这里不是说要认命什么的,而是说尽量去顺其自然,不去折腾那些远远超过自己能力的东西,痛苦感会少太多,痛苦少了,顿时天地宽。
所以说,对于穷人而言,生育问题的答案不在于‘该不该’,而在于自己是否能看清楚人生这个游戏的难度。
很多人其实本来没那么难,但总是盯着自己根本达不到的目标,用自己做不到的事来折磨自己。好好的日子被过得一塌糊涂,车要买好的,孩子要硬上各种 " 名师班 ",陷入各种消费陷阱却不自知,财务状态一塌糊涂,痛苦不堪。
还有更离谱的,我认识一老铁,到了四十岁血压、心脏、脾肾都出了问题,查了很久也没啥门道。后来有个名医跟他说,你啥毛病都没,单纯就是晚上睡眠太少,身体出问题了。而他睡眠少的原因不是工作忙,单纯就是太焦虑睡不着,熬夜刷视频,一刷就到两三点,知道不太好,但改不了,直到身体给了告警。大家别觉得搞笑,说不定你自己也有这问题。
也就是说,痛苦有很多种,极少数是真疼,比如得病了或者被电驴撞了,绝大部分都是观念上的痛苦,不少人因为观念上想不开," 中等难度 " 被硬生生玩成了 " 地狱难度 ",这种人很多很多。
因此,回到最初的问题,无论是‘穷人’还是任何人,在思考‘该不该生’时,或许更关键的是放下‘该不该’的执念,转而审视自己:
我是否看清了人生这场‘游戏’于我而言的真实难度?
我能否接受并管理好养育孩子可能带来的巨大挑战?
我是否在为虚幻的目标而徒增痛苦?
看清了,想通了,无论是选择生或不生,都更可能找到内心的平静,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版本。